太子殿下根本看不上儒家,他就是要以法家压制儒家。
偏生在场的儒家之人却是根本无法反驳,他们固然能够从理论上挑出不少法家的毛病,比如说那以严苛律法约束天下,比如说什么皇权至上,这都是有一些弊端的,律法过于严苛,会不会让黎民百姓感受到压迫?
皇权所掌握的权势太夸张,会不会形成暴君、独夫?!
这些理论上的问题,以在场大儒的水平,谁都能够开口说几句。
但问题是。
商鞅刚才那架势就没打算好好跟他们讲道理,要讲道理可以,先挣脱法家锁链再说话,这就是商鞅所要表达的意思,结合赵尘以往的行事风格。
不难看出这种风格跟太子殿下可谓是一脉相承!
吕青峰几次想要开口,但在对上商鞅那平静至极的眼眸后,他都将自己要说的话吞咽回去,四周儒家之人亦是面面相觑,唯有张鹿山缓缓叹了口气。
张鹿山站出来说道:“太子之意,老臣已是明白。只是法家虽好,但这天天下治理却也不能单纯依靠法家,若是以法家严苛律法治理天下。”
“这天下未来当如何?更何况....法家可还有其他高徒?”
如今的局面已然很清楚。
张鹿山就算再不满儒家内部的情况,也不可能就这么任由法家取代儒家。
而且他所言也是法家目前最大的弊端。
论实力,儒家自然是没有人能够跟法家抗衡。
但法家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法家只有商鞅一人,起码在此之前,他们根本未曾听闻过所谓法家,更是没有法家的理念出现。
商鞅如今一人能够压制儒家所有人,可日后要治理天下,难不成商鞅也要凭借一人来治理天下?到时候也必然是要依靠儒家的。
甚至商鞅今日之所以一上来就摆出这般不容置疑的姿态。
难道不也是为了掩饰法家的薄弱?!
吕青峰等人听闻这话后,他们眼眸也是瞬间明亮起来,此前是因为被商鞅所震慑到,但仔细一想,法家的薄弱点却是太过明显。
“首辅所言不错,就算是法家的确有可取之处,但这所谓的法家也终究只是一人而已,更何况律法太过严苛也不是好事,当以法家融入儒家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