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种的基本都是些黄瓜,茄子,缸豆等蔬菜。
刘飞约他们来,是为了全村一盘棋,所以决定自己出钱,按市场价,把他们的农产品全部收购。
这样大家就都有钱买种子,和其他必需品了。
这时的农场院子里,已经堆满了收割的各种蔬菜,倒也不是很多,近万斤而已。
刘飞花了一万多块钱,当场交易,把这些蔬菜都买下来。
林玉芬和谢凤英虽然不理解,不过这时的她们,早已对刘飞无比信任,他说花钱买,就花钱买好了,必然有他的道理。
两人绝不参与,只是留在院中打理打理。
等到拿着钱的村民们,都千恩万谢的走了,林玉芬才迷惑的说:“小飞,这些菜也太多了,你打算咋处理。”
“是呀,要是咱农场自己吃,一年也吃不完。”谢凤英也帮腔。
“我打算用来腌咸菜,做酱菜,用上我的独门绝密配方,肯定是错不了。”
刘飞充满信心的说。
“你啥时候又会腌咸菜了,还独门配方......”林玉芬不满的横了他一眼,出去刷洗刘飞新买回来的大批腌菜坛子了。
做腌菜,泡菜,本来不在刘飞的计划内,但是自从三天前,发现那十几户村民的难处,本来夏天就赔钱,现在更是抓襟见肘。
刘飞才临时想起这条妙计。当天他就泡了点儿黄瓜,加入少量天阳草。
第二天一吃,发现鲜美无比,较之普通泡黄瓜好吃了不知多少倍。
所以,刘飞就有了大量加工小咸菜的想法。不过自家腌着吃没问题,量大了,往外卖,就得算工厂了,相关手续不办,怕是会出问题。
不像他的小农场,是在镇上正正经经办过手续的,也接受了县里的资金帮助。
于是刘飞又让大奎,白天送货之余,去办相关手续。
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上万斤的蔬菜,没有现代化的设备,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全部腌制成咸菜。
时间久了,不新鲜了,卖相和味道都有影响。
要是能开发出一种保鲜符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