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熬了这么些年,怎么都该轮到他了,可是结果却这么不如意。

这似乎已经成为黄铭启的执念了。

“去香港,是经过我深思熟虑的结果。一是,我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被小鬼子的特工盯上了,换个地方反而好一些;二是,这些年我将产业逐渐转移到了香港,这可是我半生积蓄,我听说日本人准备对香港动手,我必须到那里看着。否则的话,这么些年来做了那么多事,就算白做了。兄弟们靠着我吃饭,没有了这些,我养不起他们。”

这话听起来,就像是无奈中的妥协,被滚滚浪潮推到了这样的田地。

只不过,许敬元心里清楚,他有更大的布局,不得不出去。

应智强听完后,长舒了一口气,他还以为会有什么变故,让华东变得危险,而许敬元闻到了什么味,要事先逃走。

抗战爆发后,是许敬元将他拉到了上海,那时候的许敬元不可谓不高瞻远瞩。事实上,许敬元一直都很有先见之明,听他的话,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既然是这样的话,应智强继续留在杭州站,做他的华东区区长,好像也没什么不可以。

黄铭启苦涩道:“你这样反而好,不会被局座惦记。不像我,随时都会被陈恭澍取代。”

三人一阵沉默。

前有王天木,后有陈恭澍,谁都知道这二人是局座派去上海,准备取代黄铭启的。

只不过王天木失败了,后来投靠了76号,最后被小玉刺杀而死。

但陈恭澍不一样,他是军统第一杀手,更加厉害,也更加稳重,想必这次局座的计划不会落空了。

许敬元问:“你说薛君泽被捕,究竟是怎么回事?”

黄铭启摇摇头:“不知道。在此之前,我和陈恭澍拟定了佯攻日本大使馆,实则袭击76号的计划,利用这个计划,顺便把潜伏在上海站的奸细揪出来。行动很顺利,但是在行动的当天,日本人就把薛君泽抓了。好在我早有安排,没有被牵连。”

这真是一个糟糕的消息。

应智强不认识薛君泽,许敬元却一清二楚。

这些年,黄铭启的走私生意都是通过清水商贸进行的。他大半的钱,都来自这里。

当时,搞船证的时候,也有许敬元的影子在里面。

薛君泽对黄铭启来说太重要了。就算他落网后,没有把黄铭启招供出来。这走私的生意,是别想在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