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尽行剿灭不留余孽

第725章 尽行剿灭·不留余孽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脸色奇怪的看着天幕。

他这好大儿下的命令……

意思很明白了!

年景不好,地主家也没有余粮。

我现在手头将领紧张,随便找个人就得镇守一方。

干好了我就提拔你,干不好你就去死吧。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官员多的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真是个当皇帝的料……”

雍正认证了。

不过可以理解。

第一次打仗吗,能捡漏准部就很不错了。

他依然认为准部归降是弘历捡漏自己。

没看这后面准部都乱成什么样了!

“兆惠……”

雍正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能单开一条讲他。

看来是干出大事了!

有意思。

……

大明·天启时期

朱由校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他不是突出来了吧?!”

一旁的魏忠贤低着头,束手恭敬站立着不言语。

内心腹诽不止。

天幕难道闲的没事干给您排一位失败者吗?

……也不对……

天幕也没少排失败者。

朱由校则想到另一件事。

如果是自己或者五弟面对这种事情会如何做?

……

【众所周知,在突围战中,后卫通常都处在最重要也最危险的位置,有人甚至被主将点了名,都想找机会退避,但一位都统却向兆惠毛遂自荐,且掀髯笑道:“将军不用担心,若让我阿难殿后,可保大家生入玉门。”】

【这位自称阿难的都统全名叫莽阿难,是一员老将,兆惠颇壮其言,随即安排他率百人殿后。

【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初四,兆惠领兵自济尔噶朗河突围,自此以后,莽阿难一直担任后卫任务,置身于箭矢枪弹之下的他一身是胆,勇猛无比,杀敌无数,与其交过手的敌兵都很惧怕莽阿难,称他是“无敌修髯将军”。】

【次日,兆惠军到达鄂垒扎拉图,叛军大队人马即将追至,兆惠军约有一半人都是步兵,另一半骑兵的马力也很平常,若是凭速度不可能跑得过叛军,兆惠于是下令停止行军,坚拒固守。】

【兆惠本人不仅精于骑射,而且智勇双全,见叛军疏于设防,便选出精兵,趁夜深人静时潜行出营,对其发起猛袭。】

【叛军措手不及,在仓皇溃逃中,又被兆惠预先埋伏在林中的另一路精兵拦击,此战兆惠军前后共消灭叛军千余人,而自身仅付出阵亡三十余人和百余人负伤的代价。】

……

大汉·武帝时期

刘彻看着驰马飞射的一众清兵,身体不由微微坐直。

“清兵不是已经腐化了吗?”

“这不像啊?”

一旁的霍去病则开口道:

“陛下,有可能只是将领腐化,但士兵还保持着战力。”

刘彻被点破自身迷障,瞬间想到另一件事。

“乾隆在练兵?”

“不……他是在重新唤醒清军的血性!”

霍去病不在乎乾隆如何如何,这不是他要关心的事。

他关心的是这兆惠。

可能是军人的天赋吧。

看到兆惠的第一眼时,他就知道此人绝非善类!

真可惜……

霍去病微不可查的叹了口气。

他可真想跟那些后世名将打一场啊。

……

天幕上。

天色尚未放晴,昏暗的云层布满天穹。

马蹄踏过寸厚雪地,发出沙沙声。

兆惠勒住马匹回头望去。

观察片刻,只见阵阵细雪打着旋儿吹过。

“让将士们屯营休息一下吧。”

身边一名长髯将士出言提醒道:

“将军,我军只剩下十天的粮了,但距离边境还有数千里,如果中途粮食吃光了,强敌又追上来,如何御敌?”

兆惠愣了一下,又看了眼疲惫不堪的众将士。

最终咬了咬牙,道:

“继续开拔!”

“今日驰数百里,务必直抵乌鲁木齐!”

……

【兆惠军前脚刚到乌鲁木齐,叛军后脚也赶到了。】

【随即与叛军连日发生数十次交战。】

【战前兆惠军的口粮已所剩无几,被迫将仅剩不多的瘦驼疲马杀掉作为食物,多数人甚至连鞋袜都穿烂扔掉了,只能赤着脚在大雪泥沼里与敌人作战。】

【然而兆惠仍旧率领官兵们以一当百,使得敌人始终无法凭借数量优势将其完全困住。】

【在乌鲁木齐,兆惠军伤亡甚重,但终于得以冲出重围。】

【但当他们撤至特讷格时,却又陷入了叛军的重重包围之中,饥疲不堪的官兵们已经无力再实施突围,只能筑营固守。】

【此时塞外风雪交加,各台站之间声息不通,巴里坤方面都不知道兆惠军已撤到特讷格,所幸兆惠派出报信的两名士兵冒着大风雪找到军营,与大部队取得联系。】

【得知兆惠军被困特讷格,侍卫图伦楚立即率生力军支援,在击破叛军后,为兆惠军解了围。】

【四月十一日,兆惠军返回巴里坤休整,前前后后,他们共经历了近三个月的强行军和浴血苦战,最终能够冲破重重险阻,振旅而还。】

……

{乾隆时期的清军标准要求极高。}

{乾隆为什么一再强调骑射,大家看看清弓的威力就知道了。}

{此时的清军士兵被要求火器、清弓、近身搏斗、还有骑术大多必须精通,为此乾隆甚至不惜血本砸重金训练军队。}

{这也是为什么已经腐化的八旗,能再度焕发战斗力,而且乾隆把这条标准也推行到了绿营和可以参加清军的地方土司兵。}

{确实,这此时的平准之战,清军的恐怖战斗力还没有准确体现,兆惠两千人人杀穿西北只是一个小插曲。}

{黑水营之战和追杀大小和卓,才能让人见识到什么是古代中国军队的巅峰战。}

{极端恶劣的环境、极度不利的局势、长达千里的追击、悬殊的交换比,一堆问题平定南疆中一一体现。}

……

季汉·怀帝时期

刘禅看着天幕,拍了拍厚肚皮,突然叹气道:

“难怪历朝历代都不去实控这些地方。”

诸葛亮看着大皇帝,抚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