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第220章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让杨广那么祸祸了一阵,还打了那么多年仗。

几乎都是太宗皇帝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全靠太宗皇帝,才使得初生的大唐能顺利的一统天下。

傻孩子,你阿母也是朕的人!

【李世民坚守营垒,拒不出战,以此消耗宋金刚的粮食和锐气。】

前脚任命为陕东道行台尚书令。

“因为百姓听见是李世民来了才纷纷来投。”

【期间打了大小二十仗,连战连捷,一直把宋金刚追到了高壁岭。】

怀里抱着暖炉,朱棣看着天幕。

“就差点实践了。”

做为一个善使“请大臣赴死”的帝王。

“啊。”

想让人议论,也就说明他不是真的要决断缩守。

李渊误我!

【十二月,长安派大将李孝基、独孤怀恩和唐俭率军攻打夏县,宋金刚则派出名将尉迟敬德迎战。】

【所以梅开二度!】

“理论和分析学的不错。”

“要么坚守太原或马邑,争取河东。”

但是开疆拓土、统一天下的首功之人。

虽然是在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功业,但干的着实不错。

【十月二十,李渊集结关中所有精兵全部交给李世民,亲自到华阴给其饯行。】

【十一月,李世民趁黄河结冰率大军自龙门踏冰西渡,进驻柏壁,与宋金刚对峙。】

脑门的冷汗顿时流了下来。

而立国才一年多就能让百姓如此归附,可见这唐朝是施仁政的。

这人的“开皇之治”的确有些东西。

朱瞻基听得询问,脱口而出道:

“因为他分不清自己的目标!”

如果真的已经决断了为什么不下诏令?

这份手敕明摆着是让臣子议论一下。

杨坚下意识想到李世民。

“彼其娘之!怎么会有这么丑的人!”

【这个人就是李世民。】

……虽然是真的丑……

“这李世民颇有仁义之名。”

【又派刘弘基、张纶等人率军进入西河占领张难堡,彻底切断了刘武周的运输粮道。】

……

“天幕都说了啊。”

【当宋金刚全线撤退时,李世民立刻亲率数千骑兵死死咬住不放,一日一夜追出了二百余里。】

朱瞻基眼前一亮。

【但有潼关在手河北之地还可以放放。】

“和唐军打消耗战,攻守战。”

杨坚突然抬手止住其话语。

宇文邕不由看向杨坚。

【虽然西北的李轨不战而胜,但河北的诸郡县都落到了夏王窦建德手里。】

哈,有意思了。

一阵巨响惊声杨坚,抬头一看。

差不多就是从这个时候起。

“什么兵贵神速,出其不意,都是如此。”

大明·永乐时期

“打仗无非三字,快、准、狠!”

独孤伽罗脸色不虞,但看杨坚面色凝重也不由生出好奇。

【要么待时而动,死活不出战。】

大汉·文帝时期

哪怕是经历过唐朝官员的毁坏,百姓们都不愿意投靠那个刘武周,可见人心在唐。

那他究竟是想看谁会主战,还是想让谁出来主战?

如果只是想让谁来主战,明说不就好了?

除非是不能与这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