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第206章 灭亡倒计时

刘彻无奈道:

“你招惹他干嘛呀!”

……

汉末,

曹操突然有些迷茫。

随即又反应过来,又是两晋南北朝那些无道昏君!

辽东半岛丢了!

自古以来的辽东半岛丢了!

你们知道孤打辽东多困难吗!

这回孤支持杨广!

必须给他们一个狠的!

嗯……三十万大军差不多就行了。

……

大隋,

“砰!”

新的墨砚又被摔在地上。

“朕就知道!”

“朕就知道!”

杨坚气须发横张。

开挖永济渠已经是一种明确的政治信号了。

他要对北方用兵了。

朕当初为什么失败?

不就是道路质量太差,赶上大雨后辎重、粮草无法运输吗!

但是!

伱就不能歇一歇吗!

运河已经修完了!你就非得这么急吗!

“晋王呢?!晋王怎么还没来!”

“让他不必叩令!直接过来!”

……

大明·永乐时期

朱瞻基看着天幕纳闷道:

“爷爷,孙儿暂时能明白这隋炀帝为什么开永济渠了。但他又为什么这么急躁的攻打高句丽呢?”

“运河已经开了,偶尔带兵过去吓唬吓唬他不就行了?”

穿着一身厚实的黑袍,朱棣瞥了他一眼。

“知道高句丽怎么来的吗?”

朱瞻基双眼透出一股迷茫。

朱棣无语的斜睨了他一眼。

“多读书!”

“高句丽一开始是东北土生土长的扶余人建立的国家。”

“后面的高句丽,是三韩人建立的新罗政权统一半岛后,借用的高句丽国号。”

“扶余人在当时的势力范围极为广阔,不仅是高句丽国,东海之外的倭国也是扶余人东渡以后建立的政权。”

“此外还有半岛西南端的百济国,也是扶余人建立的国家。”

“高句丽趁后来南北朝对峙时,快速扩张,吞并周边小国,蚕食汉魏时建立的乐浪、玄菟、辽东各郡。”

“到了隋朝初年,高句丽东西三千一百里,带甲三十万,已经是一个不亚于当时南朝陈国的大国了。”

朱棣眯着眼睛,语气莫名。

“所以啊,你说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他们为什么都要打高句丽?”

“因为他们已经不是一个像突厥、柔然或者吐谷浑那样的草原政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