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皇后之子,虞晰为靖王,率领一万帝都驻军前往救灾。”

“禁卫军统领萧景领一千随行护卫。”

盛昌帝重重的扫了一眼下面的官员:“这是给黎民百姓救命的粮食,谁要是还敢伸手……萧景,许你先斩后奏。”

“务必助靖王将粮食都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站在门口的萧景连忙领命:“臣遵旨。”

“皇上,微臣有事请奏。”

盛昌帝顿了顿:“准。”

萧景:“皇上,旱灾容易死人,即便是及时火化掩埋,也很容易产生腐尸瘟疫。”

“微臣恳请皇上,派遣几位太医跟随,也好护靖王安全。”

盛昌帝点头:“准奏。”

就这样,盛昌帝一锤定音了。

来商量的文武百官都懵逼了。

不是,皇上你说得这么顺,不会是早就想好了吧!

那让他们来争论有什么意义?

丞相那么说只是让皇帝快些来参与讨论,不是真的马上决定啊!

以往遇见这种事,哪次不是要讨论好几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