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贪官大多隶属于高敬一派,他们平日里凭借权势搜刮民脂民膏,行径恶劣。
每抄一家,大理寺的衙役们便将搜查出的财物与罪证仔细登记造册。
然后做成三份,一份上缴皇上,一份收入大理寺卷宗,另一份在城门口贴布告。
大理寺每抄一家,萧燕轩便进宫面圣,向皇上举荐可用之人。
平日里受到贪官压榨,被断了财路之人,比比皆是。
被抄的大多都是三四品的官员,在朝堂上或多或少也发挥着作用。
但萧燕轩推荐的人才,不论是才华还是办事能力,都能很快补上漏洞。
即便如此,大理寺这般大规模的抄家行动,还是触动了众多官员的利益。
百官们心怀不满,怨言纷纷。
早朝上,气氛如紧绷的弓弦,一触即发。
杨古宜拿着笏板上前,言辞激烈、慷慨激昂。
“皇上,臣以为宣王殿下纵容大理寺大肆抄没官员宅邸,弄得朝堂人心惶惶,此等行径,绝非为了朝廷法度,而是在为自己谋取私利,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啊!”
杨古宜话落,皇上不满的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