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刺激个人企业,提供优质贷款,并逐步吞并私人银行,全部转入第一战区掌控。
计划经济与资本市场并行,30亿美金直接砸进去,让第一战区的建设再次提速。
从远东运输出来大批的矿石原料,一部分涌入关外工业区,一部分则依靠海运进入南洋。
这些优质免费的矿石,进入冶金工厂后,迅速的提炼成军工所需的钢铁、铜铝、钨铅等所需的金属,亦或者合金。
印支那稀土资源丰富,第二方面军铜钨资源丰富,婆罗石油资源丰富,整个南洋橡胶资源丰富。
钱、技术、原材料俱备,根本不敢想第一战区的发展有多快。
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最为合适。
计划明年开始对张大彪第一方面军进行迁移,同时供应每月3个装甲师的整编。
所有的军工厂只留下一个继续生产栓动步枪,其余的生产线全部变更为自动步枪生产线。
需要考虑打造一款高精度的全威力弹半自动狙击步枪,其他的全部按照自动步枪来就行了。
其他的工厂能迁移的筹备第二波大规模迁移工作。
基于现有的工业区,形成第二波大规模的扩张,将南洋工业区给衍生出来。
工业拓展才能提升产能,才能掀起一股工业风暴,将南洋的丰富资源全部利用起来。
以前是帝国搜刮低价的原材料,拉回去靠自己的工厂生产,再以产品倾销。两头赚钱,两头刮肉。
现在第一战区独占资源,独自建设工业体系,物资物尽其用,资源独享,打造出来的钢铁自用。
靠着目前400万军队的内需,靠着不断增加的外贸需求,足够将工业产能提升到各大帝国水平。
张宪手上有大批换下来的栓动步枪、陈旧山炮、老式野炮等,自己不需要了,其他人可太需要了。
考虑弄回境内,以合适的价格出售,换取其他的物资。
不管是统帅部还是其他势力,都需要大量的军火装备。这些人手上有银洋,有黄金,有数代积累,不赚白不赚。
在离开之前,一定要狠赚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