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什么?我这是为了女儿好,大学和高中可不一样,就是个小型的社会,儿媳妇服装店,每天接触的人多,让女儿去服装店学习一下,对她没坏处。”
社会少不了人情世故,和人打交道就是江湖,上高中的时候,孩子们一门心思学习,考大学,上了大学学习的同时,也要发展人脉。
等毕业了,同学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单位,互相走动联系,都是学问。
老婆能有这觉悟,顾文兵还挺刮目相看的。
“我还以为你看不上个体户呢?”
这年头,说起做生意的个体户,大家第一反应是倒爷,投机倒把,就算做生意的挣钱,也没啥社会地位。
比不上有正式单位的职工,职工多光荣,铁饭碗,吃公家饭,退休了有养老金,生病了有医疗,老百姓最担心的生病养老的问题都有保障。
社会地位也高。
谁知道顾文兵的话音刚落,得到老婆一个大大的白眼。
“你说什么胡话,儿媳妇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双手做个体户,我觉得她是这个!”
于淑燕伸出大拇指。
她是真觉得儿媳妇厉害,河山市的服装店做的就很不错了,现在又在首都开了两家店,品牌店是和韩勇合伙的,于淑燕自动忽略,在她看来,那就是儿媳妇的生意。
两孩子还在首都买了两套四合院,儿媳妇还说两人随时可以去住,虽然两人都有工作,也不可能去首都长住。
这话,于淑燕听了就是高兴。
四合院是儿媳妇挣钱买的,儿子每个月就挣那点工资,靠他的工资,猴年马月能在首都买四合院,于淑燕心里都明白。
“儿媳妇有本事,咱闺女跟着她学,差不了。”
别人想接触儿媳妇这么厉害的人,还要看机遇,欢欢这是近水楼台,当然要抓紧机会多和儿媳妇学习本事了。
再说,做个体户的人多了,有的人做了一两年,还在外面摆地摊,卖小东西,连个铺子都租不起。
她儿媳妇多厉害,人家都开了三家店了,其中两家还在首都,生意都做到了首都,这是一般的个体户嘛!
顾文兵囧,是她之前说个体户不体面的,现在他说出来,反倒被老婆教训了一通。
顾文兵也觉得儿媳妇有本事,儿子能娶到姜瑶,是儿子的幸运。
“是是是,你说的对!”
于淑燕得意的勾了勾嘴角,她说的当然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