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张氏被傻柱这一番话说得,当场就把水壶摔了,黑着脸回了家。
没两天,聋老太太就被何雨柱接过来一起搭伙过日子,每天至少来吃顿饭。
王大娘和梅姐心地善良,以前常帮聋老太太,于是何雨柱也常留她们陪老太太吃饭聊天,顺便打听周围的动静。
自那次风波之后,何雨柱就没再参加过四合院的聚会。
他虽回来了,但大家对他态度大不一样。
院子里,有人因为旧情继续和何雨柱亲近,有的像看阶级敌人一样对他横眉冷对,还有倚老卖老不把他放在眼里,想继续当他是个苦力。
大人们多改口叫他“柱子”,孩子们还是“傻柱”喊得响亮。
一看就知道他们父母是怎么教的。
何雨柱近来的工作越来越忙。
怀诚火车站的首次物资交换顺利完成,他也留下了不少备用物资和票证。
为支持何主任的工作,怀诚火车站还以县屠宰场的名义,通过何雨柱的牵线,给轧钢厂送了一批猪油,换来了一些互惠互助,双方皆大欢喜。
何雨柱再次得到领导的赏识,食堂的饭菜油水多了,受到职工们的一致好评。
何雨柱真是忙得不可开交,不仅要管食堂里外的事,领导来视察还得亲自掌勺。
最多一天接待了四拨领导,每拨都要开好几桌,把后厨忙得人仰马翻,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
厨房新来了三个帮手,两个小伙子挺机灵,里外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
烧火、拉煤、搬菜、洗菜、搭锅、洗碗,几乎没停下来的时候。
当然,他们也不吃亏,已经晋升为甩手掌柜的马华,也时不时光临厨房亲手给他们做点好的。毕竟,马华现在也是有拿手特色菜的大厨了。
新来的杨厨师,啥都能干,手艺虽不出众,但煲汤功夫一流。
这人实诚,不多事,话也不多。好在他对何大厨的手艺真心服气。
刘岚做事麻利,消息灵通,就是爱跟何大厨抬杠,还爱传话。
失去后台的她,非但没受冷落,何大厨还大胆启用她,手把手教,让她成了大食堂的凉菜师傅,也成了食堂里的第四号厨师。
何雨柱拿着厂里开的证明,去派出所给自己的旧自行车重新上了钢印,交了两块二的车牌费。刚回厂,就接到王副厂长的电话。
王副厂长神通广大,自打接了何雨柱的委托和缝纫机票款,没几天就有信了。
按王副厂长提供的信息,他来到五金店,找到工作人员,很快就看到了自家的蝴蝶牌缝纫机。
何雨柱望着桦木板上的铁家伙,心里有点悔,这东西自己和妹妹都不会用啊?
买得太冲动了。
当时咋想的?
为了配套新家具?还是为了面子?
怎么一冲动就办了这么没脑子的事。
算了,还是搬回去吧。
二大妈说:“傻柱,不对,是柱子。柱子啊,你家的缝纫机借我用用呗。”
“二大妈,你家不是有缝纫机吗?”
二大妈眼神闪烁:“家里的缝纫机坏了。老二那小子一直说找人修,也没见师傅上门。哎?缝纫机的线圈呢?”
“二大妈,你糊涂了吧?我和雨水都不会用缝纫机,我买线干啥?”
二大妈挑了挑眉:“得了,知道你是急着相亲,特地买回来炫耀的。你别走啊,我去拿线。”
何雨柱听着二大妈的话,莫名其妙,嘀咕了句:“我啥时候急着相亲了?”
提着旧衣裳的三妮刚好走到门口,随口接茬:“柱子哥,你装什么蒜?前几天那个严妮老往你家跑,说是看聋老太太,不是相亲还能干啥?你还装什么深沉?”
“严妮?我们只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