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兵又拿了好几颗糖,随意揣进口袋,开心地拉着严妮往胡同深处走去:"阿姨,那老太太人特好,经常给我们零食,就是耳朵有点背。你声音小了她就听不见,还会胡乱应答。你说东,她能回你西,特别逗。"
两人走进前院,三大妈看到生面孔,警觉地问:"同志,你找谁呀?"
不待严妮回答,郭小兵就急躁地说:"这是我阿姨,我们要去找聋老太太。"
"你哪来的阿姨?我怎么不知道?"
"我妈那么多姐妹,你能认得全吗?"
郭小兵的话让三大妈一时语塞。
她转过身往水池走去,嘴里低声咒骂:"没家教的小东西。"
一路遇到的人,多是郭小兵代为解释。
严妮非得说话时,总是先展露一个微笑,然后用还算地道的北京腔,轻声道:"我找聋老太太,您忙您的。"
再追问,她便只笑不语。
来到何雨柱家门前,见一老太太正在扫地。
郭小兵跑到聋老太太耳边大声喊道:"老太太,有人找您。"
老太太其实早已注意到了严妮,虽然心里有疑问,却没有显露出来。
她直起身说:"闺女,稍等一下,我这就好了。"
严妮机灵,连忙上前接过扫帚帮忙。
郭小兵向屋内挥挥手,一溜烟跑了。
聋老太太去脸盆架取了脸盆,给清扫过的青砖地洒水。
忙碌过后,聋老太太给严妮倒了杯茶,笑眯眯地看着她,却不出声。
严妮无奈,只好靠近说:"老太太,我叫严妮,是柱子哥的朋友,在红星饭馆上班。我来找柱子哥。"
聋老太太点点头:"这就对了,我还纳闷呢。你们认识多久了?"
"老太太,我们认识有三个多月了。"
她没敢说实情,也没敢说太久。
聋老太太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般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好,好,真是个好孩子。我说呢,他怎么突然间开窍了呢。呵呵,你是个懂事的丫头。"
严妮压根没搞懂聋老太的意思,但她知道是好意,便回应了一个憨厚的笑容。
老太婆上上下下打量了她一番,看起来挺满意的,点点头说:“闺女啊,大院里不少人对我家柱子有点意见。一会儿要是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我的远方侄孙女。你说话口音不像本地人,老家在哪儿呢?”
“老奶奶,我是西都来的,爸妈都在那边。我二姨在轧钢厂上班,姨丈在武装部做事。”
“嗯,了解了。我这老太婆姓孙,你就喊我奶奶吧,待会儿可别露馅了。”
严妮听话地点点头:“奶奶,我记住了。”
俩人还没聊几句家常,二大妈和梅姐一块儿走了进来。
聋老太给两边做了介绍,那两人眼神里明显透露出失望。
严妮从包里抓出几把瓜子和糖,摆在桌上请大家吃。
有了零食,几个妇女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