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刘邦劝项羽弑君

这两个人在华夏历史史记当中真是浓墨重彩的两位皇帝。

……

元末明初历史位面。

朱元璋耸了耸鼻子,如今明朝已经进入到了冰河时代,天气忽然骤降,整个皇宫极其冷。

“这家伙心思是真的深沉,咱和他处境差不多,甚至于说咱比他处境还差,当年我还只是个乞丐,这刘邦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变成如今的沛公,到后面的开国皇帝这一路上真是开了大挂,有点本事的……”

朱元璋也不服气刘邦,但是又不得不佩服刘邦。

他们都是同出于一个层级,如今坐在皇帝上又在一个层级上,二人经历略相似总有些彼此心里上共情的地方。

冠军后霍去病看着天幕其实挺头疼的。

本来在整个史记记载当中,刘邦这个家伙不管是开国之前所做的事情,还是开国之后所杀的功臣,都是颇有争议。

狡兔死走狗烹,说的就是刘邦对他底下的开国功臣所做之事导致后人所评价的言语。

刘邦手底下的开国功臣能够善终的没有几个,大多都是各种各样的死法。

也因如此,刘邦遭后人各方诟病,但大家都说刘邦此人不识大义。

也都在说刘邦在军事实力上带兵,实力上并不如项羽也,说刘邦在作战上菜的要死,毕竟百万大军和项羽对战之时,项羽依旧能够杀个来来回回,而这百万大军对项羽却是能耐不得也怪不得大家说刘邦菜的要命。

但也仅仅只是这方面诟病,在真正治国上用人上在心理作战上,刘邦颇有威严。

……

东汉历史背面。

汉光武帝刘秀看着自家老祖宗的做法,有些羞愧难当。

“这完全就是教唆,不过这项羽虽然在历史本纪里留下了自己西楚霸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此人有勇有谋,但是谋略却通常都不妥当,也有一些优柔寡断。此乃其之命……”

“否则在鸿门宴上,我家老祖宗就丧了性命,到后来也不会有我等汉朝之大变更……”

光武帝刘秀虽然是东汉的开国之君,也是整个汉朝延续命脉的存在。

所以评判的依旧是比较客观,这汉朝可能看不起刘邦这件事大家都是从骨子里带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