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陈春斋领了个孩子进门。
小客厅里,周十二迎来了他的第二位追随者,十岁的陈冰。
这陈冰长得秀气,身材瘦长,黑发披肩,瓜子脸,眉眼梢微微上翘,透着股子冷峻。他不多话,静静地坐在那儿,仿佛一座雕像。
陈春斋,脸上带着几分尴尬,但还是开了口:“那小冰啊,自个儿就是个安静的孩子,不爱说话,可心里头热乎着呢。只和他熟络的人聊上几句,不熟的,哼,他才不会多搭理呢。”
周十二听了,心下明了,这种性子的孩子,他见的多了。想着,相处久了,自然就亲了。他笑着说:“陈爷爷,您就放宽心吧,让陈冰就在这儿住下,和大家混熟了再说。豹子,领着陈冰去选间他喜欢的屋子。”
陈春斋心里头暖洋洋的,觉得周十二更像是个大哥哥,而陈冰倒像是小弟弟。他接着说:“我这就让家里头的人送来小冰的吃穿用度。”说着,站起身,又补充一句:“小冰,以后就交给你了,十二。他要是有什么做得不对,你只管教训,不用顾忌我。”
周十二心里清楚,作为追随者,既是家人,关键时刻也得无条件服从。这规矩,是职业的本分,并不意味着低人一等。他暗自点头,平时亲如一家,可到了战斗或命令下达时,追随者就得一门心思,绝无二话。所以,选择一个明主,对符武士来说,可是至关重要,跟错了人,那可不只是倒霉那么简单,搞不好连小命都不保呢。
周十二乐呵呵地对陈春斋说:“陈爷爷,你就放心吧,陈冰这孩子我会好好照看的。让他和霍豹那家伙多处处,兴许能磨出点默契来,感情嘛,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陈春斋听了,满意地点头,放心地挥挥手,离开了。
周十二倒不是怕热闹,只是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待着。这习惯,可是从第一世当喇嘛时就养成了,那时候独自修行,十天半个月不见人影儿,习以为常。这份宁静,一直延续到了今世。
送走陈春斋,周十二和霍豹、陈冰简单说了几句,特别叮嘱霍豹要好好关照陈冰,随后便独自回到地下实验室,开始翻看收到的各式物品。
他数了数,父亲给的钱袋里,六十个黑符钱,一百个银符钱。路上花销了不少,陈春斋又塞给他一百六十个黑符钱,这么算下来,手里头也就两百来个黑符钱了,真是穷得响锅里的蚊子都飞出去找食吃了。
在北符门当学徒,每隔十天能领一百个黑符钱,可这是要养活小院里所有人的,哪能随便挥霍。
想起在船上,陈春斋送他的三本书,《兽考》、《秘木》、《珍玉记》,还有内门领取的金色身份符牌,书房里堆的基础书籍,还有那片他老爹传给陈春斋的残骨,现在也转送到了自己手中。
周十二乐呵呵地接过常野仁的厚礼,八本符咒书籍堆成小山,其中“符基精炼和制作”四卷一套,分量十足;“特殊符文录”上下册,内容丰富;更有“骨符释疑”、“黑符钱的制作”,全是符咒界的宝贝,看这大爷出手,真是大方!
师傅罗桀的大礼也不简单,厚厚一本大符书,涵盖了符咒士的基础,还有那“炼体符录大全”,让人眼馋。最让人心跳加速的,当属那本“符咒之力”,手写抄本,独一无二。
周十二翻开一瞧,只见字迹娟秀,注释图文并茂,罗桀大师的手笔无疑。这等宝贝,市面哪能寻得?他心头一喜,时间宝贵,不容浪费,赶紧一头扎进“符咒之力”的海洋。
不一会儿,周十二便入了迷。这书虽厚仅一寸,字里行间却藏着无尽的奥秘,修炼之道,尽在注释之中,详尽无比。罗桀大师放心让他自学,原来是有这等妙物在手。
周十二眼疾手快,不过两小时,书的页面便在他指尖翻飞而过。他可不是一般的孩子,成年人的灵魂让他知道,急于修炼不如深究其理。于是,他决定先将这本书的内容烂熟于心。
过了一会儿,他收起杂念,开始像念经一样,硬是把书中的内容往脑袋里塞。
一连五天,周十二除了填饱肚子、打盹和晚上的念经,剩下的时间全花在了背诵这本书上。他的记忆力出奇得好,虽然不是一目十行,但多读几遍,就能记个八九不离十。即使这样,他还是不满足,继续反反复复地读,好像非得让这本书和自己的灵魂融为一体不可。</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