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协接到表奏后,心中冷笑,这许县改不改命,和身为天子的自己,有什么关系?
改了名字,难道就能改变自己处境了?
只怕这件事情中得利最大的,还是曹操,若是许县改名,他奉迎自己的名义,不就更加得到了肯定?
这些上表的人,怕都是投靠了曹操,为曹操做喉舌吧?
刘协心中恚怒,这些公卿大臣,大多都是些见风使舵的东西,看到曹操大势已成,便都改换门庭,自己这个天子,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个小丑罢了!
然而曹操亲自赶来许县,面见刘协,陈述改名的利害后,刘协别无选择,当下点头同意,于是当庭之上,天子下表,改许县为许都,众臣称贺。
这也就罢了,另外一件事情,则是让刘协嗅到了些许危险的气味。
以董昭为首的一众大臣,齐齐提议曹操忠心扶汉,大将军之位不足以彰其忠心,当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刘协还未发话,曹操却当众出列,呵斥群臣无礼,他则是跪在地上,诉说自己对汉庭忠心耿耿,绝无僭越之意。
看着曹操的表演,刘协心中冷笑,这不就是玩欲拒还迎,三诏三拒的把戏吗?
想到自己还要陪着曹操玩好几次这出把戏,刘协就莫名烦躁,但他偏偏无能为力,只能耐着性子陪着曹操对答演戏,还要言不由衷地称赞曹操忠义,同时表示赞同群臣之意。
曹操自然不接受,当场推辞,一众大臣随之劝谏,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刘协回寝宫后,早有一封表章放在了他的桌案上,他打开一看,便怒上心头,这赫然是一封替他写好的诏书,明日拿出来宣读,给曹操这三项特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