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话里蕴含着无限可分的思想。”这是最早的极限思想的萌芽。
“周教谕”眼中闪烁着赞赏的光芒,当即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了一道算学题,递给容铮:“你再试试解这道难题。”
容铮低头破题,花了半刻钟解答出来了。
“周教谕”站在一旁俯身看着,算得一点都没错,而且过程写得特别简洁,旁边的图画得也很规范,让人一目了然,他不禁暗暗点头。
“任教谕”与山长虽在算学上的造诣不及“周教谕”高,但也能感受到题目之难,以及容铮解答之精妙。
这解元厉害呀,这难题都被他完美解出来了。
见容铮思维敏捷,应对自如,“周教谕”的兴致更浓,决定进一步考验他的能力。
于是,他又接连出了几道难度递增的题目,每一道都比前一道更为复杂。
容铮埋头苦算,神色愈发认真而专注,他能感觉到题目难度逐渐增大,解题步骤越发繁琐,但好歹逐一解答出来了。
他觉得这位“周教谕”对算学有一些钻研,能听懂他一些现代的解题思路。
周大学士看着容铮非常欣慰:文章写得好,算学上也出色,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吗?
眼见就要到晌午,这解算学题很耗神,容铮都饿了,那三位老者终于放过他。
等容铮离开后,周大学士转身对身旁的郭祭酒说道:
“此子于算学之上颇有天赋,不仅能解答诸多难题,且其思维之开阔,答题之简洁,实为难得。我意让他参与算经的修书工作,或许能为算经教材带来新的视角与灵感。”
郭祭酒闻言,脸上露出惊讶之色:“大人,您是想让容铮去国子监协助修书?可他目前仅是举人身份,按常理并不符合进入国子监的条件啊。”
“无妨,我们并非要正式授予他官职,只是让他以辅助的身份参与进来。”
郭祭酒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大人言之有理,如此安排倒是可行。”
周大学士补充:“到时给他合适的酬劳吧。”
“可以。”
一旁的山长说道:“容铮可能没时间吧,马上会试了。”
“书院申时左右就下学了,让他下学后去国子监就好。”周大学士觉得时间挤挤就有,若是不能适应高强度的任务,这就算考到进士,也不中用呀。
郭祭酒也觉得没什么,没有九九六的决心,以后怎么进入官场拼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