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惊霜得知安王世子明日要过来,忙拉着人赶紧把他们的办公场所打扫几遍,关于辩论会每一次的情况也都全部整理出来,明日若是问到,也能立刻拿出来。
一干官员子弟听说这事,更加忐忑紧张了,他们也听说了,安王世子是个不按照常理出牌的人,看着很好说话,实际不怒自威,即便是笑着跟你说话,也不能真的当做人家没架子,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都要牢记。
翌日,安王世子带着人就上门了,因着只有青竹和她接触过,所以她站了出来给安王介绍着在场人的身份。
“不错,想不到各位的父亲在朝为官,你们没有学到京城那些世家子弟的纨绔之风,倒是将这些事办得有声有色,本官这些日子也没有听到百姓对你们的意见,可见家风之正,也难怪开州能发展成这样。”
安王世子并没有昨天面对青竹时的悠闲,他先是认认真真看完了这些辩论的成果,又问了几个问题,负责那几次辩论会的相关人员也都站出来回答出了他的问题。
这样的辩论会他很感兴趣,也想看一看,而且这些人能够将许久之前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不是连夜背过做了充分的准备,那就是他们的真实经历,并没有作假。
这其中还有冉大小姐的妹妹,小小年纪就已经有见地了,可见冉家的家风,也难怪冉大小姐这么优秀,这都源于冉大人的开明。
他在京城,就是人们口中的叛逆分子,去了青楼只是单纯听曲,还能尊重那些女子,这让安王颇为头痛,毕竟自己只是想让儿子做一个闲散世子,不是让他寻花问柳的。
在他小时候,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可是都被父王给扼杀在摇篮里,说他在宫里读书,要学会藏拙,若是比太子,皇子们都要学得好,那不是打脸吗?
可是他很不喜欢先生们的一些思想和言论,却不得不听从父王的,装作一个不务正业的小傻子。
这开州,随着他的了解越多,他就越觉得很有意思,这些个官宦子弟不管男女都饱读诗书,谈到什么都能言之有物,这不是一日之功。
安王世子很满意,还表示这一次的辩论会他会参加,这就是变相说明自己赞同辩论会的继续开展,如今他是开州的知府,只有他认可了,才能具有合法性。
送走了安王世子,大伙都松了一口气,刚刚一直紧绷着,生怕那句话说错了,脑袋搬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