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军户

打仗的日子太乱了,有的军户没有落实在户部的户籍上,所以对他们有所疏忽。

明南知站出来:“我是在回春堂给你们看病的大夫,钱五,王三你们还记得我吗?”

在屯里的人听见明南知的声音,一个大约十六岁的男人从墙体伸出一个脑袋过来。

“是南知大夫!”他惊呼一声。

他又回到墙体中似乎跟着一些人在商量什么,很快有一个接近五十岁的老头喊话道:“你们真的是来送抚恤金的?”

秦青灼连忙接话:“我是新任的户部侍郎秦青灼,按照陛下的旨意来给军户放抚恤金。”

终于给人说话的机会了,秦青灼连忙快速的报了身份。

明南知在后面适当的添了一句:“这是我相公,你们屯里用的水车和耧车都是他做出来的。”

墙体里面的人终于出来了,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之前喊话的老人大概就是这个屯的乡老了。

“秦大人失礼了,我们这也是迫不得已,我们这个屯男丁少,时不时要受到欺负,所以我们对待外来的人比较有警惕心。南知大夫是一个好大夫,我们去看病,他没有收我们的钱,知道我们家里困难只收了我

以往她们面对这些事都已经有些麻木了,现在再看见丈夫和儿子的遗物,心里又伤感起来。

○端瑜的作品《我夫郎是二嫁[穿书]》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登记一下。”秦青灼让户部的官吏登记:“明天我们还会再来的。”

秦青灼走出这个村子时,深吸一口气,心里也受到了震动。他看向明南知说道:“南知,我要先回户部去处理公务了。”

“相公,你去吧。”

明南知点点头,他回到回春堂想到村子里的那些人也是叹口气,要是能给他们提供工作就好了。

他想了想,回春堂里不差人,但酒楼里还是差人的。除了酒楼外,明南知还想开一家书店。明南知不是一拍脑袋的性子,他是综合考虑过的。

他也不卖其他的闲书,就买科举的资料和小孩子的辅导书,这样目标的客人明确,好赚钱一些。

到时候是要请几个伙计,可以考虑一下村子那边的人。

……

秦青灼回到户部,把村子的事给顾尚书说了。

“这只是京城周边的情况,在地方这样的情况也不再少数,顾大人,这可以让当地细细的排查一遍,不能让将士们寒心。”

顾尚书想了想,西戎和南蛮对大楚来说都是劲敌,陛下也看重边防那一块,他们户部是该好好的重视一下军户,也是做给陛下看的。

他从侍郎升到尚书,心里自然有些飘飘然,但还不至于昏了头脑。

“好,这事我会给陛下写奏折。”

秦青灼还没有走,顾尚书有些疑惑,笑道:“青灼,你还有什么事?”

“顾大人,我想再扩建一下纺织坊。”

顾尚书摆摆手:“这些小事你自己做决定就好了,不用问过我。”

秦青灼知道这话听听就好了,关于这些事还是要跟顾尚书说一声。

“顾大人是户部尚书,这些事都要经过您的手,我才好做下去。”

顾尚书被秦青灼说的心里舒坦,他还是和秦青灼维持了良好上下级关系。

丝绸在大楚本来就卖的好,现在打通了海上的商路,海上对丝绸的需求量也大起来了,再多加一个纺织坊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样秦青灼就有把握可以把军户的遗孀招到纺织坊做活了。纺织坊的待遇是秦青灼自己定下的,跟酒楼的待遇是一样的。

毕竟他自己就是打工人,还是多体谅一下打工人。一个月休息八天不过分吧,工作八小时没有加班,加班就给加班费,一日三餐全包了,就是不包住。要是想包住也可以,需要申请。要是家离这里距离很近还要住在宿舍里,这不耍流氓吗?

说来说去都是太穷了。

秦青灼落泪。

回到家里秦青灼就把要多修一座纺织坊的事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