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有好处的,谢家在保证他们土地一年最基本的收入之外,如果每年他们的土地产出多于这个最基本收入,还能额外得到一笔分红。
如此旱涝保收,自然让许多人家趋之若鹜。
当然,这也是有前提的,合约最短的三年,长的有十年二十年,年限不同,分红方式不同,但有个共同的前提,就是退租的时候一定要服从谢家置换土地的协议。一等田对一等田,只是位置不同,如果田地等级不同,可以适当补偿。而且如果他们想卖掉,在同等价格的前提之下,谢家有优先购买权。
而且这个还是以村子为单位进行的,如果这一片地有那么一两个刺头钉子之类的,死活不愿意签署协议,那抱歉,谢家只好绕过这个村子,与别的村子合作了。
他们少主决不允许有人想在他们的药材基地里‘中心开花’。
当然,对于土地,谢家还是以收购为主,并且收购的价格条件都很美好,并将之与劳力的优先聘用挂勾。
此番手段软硬兼施,各种所有权兼容并存,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谢家迅速地兼并着土地,并将他们从普通农民发展成为药农。
后一种方式大大调动了农民们将手中的土地抵给谢家的积极性,要知道从来都是农民给地主打工,谢家这样一弄,让他们都有一种错觉,是谢家给他们干活呢。
即使最后谢家人手不够,聘用他们时,事关年底分红,他们也心甘情愿,干活卖力,谁叫他们是给自已家干活的呢。
汝阴计划,他们能看得那么清楚,分析得那么透彻,不是因为他们多么聪明天赋异禀,而是得益于他们是谢家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看到的都是实打实的情况,外面的人对谢家的虚实都还摸不着呢。
“谢家智囊团们的手段是越发地厉害了。”木大掌柜叹道。
刘源道颔首,“我听说,汝阴那个新的药材种植基地各项策略皆出自少主之手。”
或许这里面的许多点子和创意出自少主,但计划的完善,具体如何落实,并且让它行之有效畅通无阻地落地,查漏补缺,一定是智囊团们的功劳。
“不过这样也很厉害了,听说少主刚满十六,谢家后继有人啊。”木大掌柜满是惊叹的笑容中带了一丝别人察觉不到的苦涩。
“谢通真是走了狗屎运。”
因为谢老爷子和谢理一开始就将谢通当成一只鹰在熬,想将他收服为谢如沫所用,所以关于他的很多不当的做法,都做了适当的遮掩。其余人只知道他得罪了少主,被惩罚了一顿,最后得了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谢家的医药行、医馆、种植基地等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管理这些的都是谢家的心腹,家生子。现在谢通在年轻一辈中已经算是走到了前面,莫怪乎这些人才会对他又羡又妒的,谁不想执掌一地独挡一面呢?
“大掌柜,听说英大总管此行带了女眷。”
木庚成笑道,“想不到英大总管也好这一口。”
木侦才瞪了他一眼,“这段时间你收敛一点,好好儿呆在家中。一切等谢英离了荆州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