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余家几口人看这田,完全是当看自家田的那种亲妈眼神爱惜满满地打量。
这将是余家即将拥有的第一块田呐!
魏老太看着这田里种好了的小麦还有田坎上的桑树,问:“这田什么时候能卖啊?这麦子怕不是要明年才能收,桑树也得另算钱吧?”
余满山说:“我问了,那家说是可以商量,要现买也行,这田里用掉的麦子种子并田坎上的桑树,都折算成钱就行,好像他们是刚好也寻到了想买的田,把这边卖了去买那边。”
魏老太有些激动地道:“那就好!”
她从竹林的野草地头往田坎那边走去,边走边打量这田的好坏,余桑几个也跟在后面,魏老太连连点头:“不错,不错,等明年这些桑树发芽长叶了,我们养蚕摘桑叶也近!”
现在是冬天,田里是干的,没蓄水,魏老太又下去田里看,土质虽不如那上等田肥沃,但这即将成为自家的田,魏老太越看越觉得比那上等田也不遑多让了。
一家人回家去,魏老太当即催促余满山再去跟那卖田的人家早点把这事谈妥。
就这田的位置,太好了!她生怕被别人抢先了!
尤其是方地主也住在这里,方家肯定有闲钱的,要是方家也想买田,那还真不好争。
隔壁杨家也同样如此,这田既在她家门前,也算是在杨家门前了,只要有那闲钱,说不定就会动心呢。
魏老太放低声音叮嘱:“要是那卖田的人家答应,价钱稍微宽泛些你也答应,别宣扬出去,让隔壁的杨家和方家知道了,这田位置这么好,保管不了他们也想买的,你跟那家人谈妥了,就找中人把草契写了,先成交了,到时候再一起去县里办红契。”
余满山答应完,就赶忙出去办这事,他娘说得有道理,这事得隐秘些,别让方家和杨家知道了。
当天傍晚,余满山就精神奕奕地回来了,这事算是谈成了大半。
第二天,余满山又去大通镇买了三斤肉,提着肉,又拿了一些钱,去找中间人来做保。
过了几天,这田算是买下来了,就差去县里办红契了。
门前那块田,算是余家的了!
一气儿的,余满山干脆又找时间跑了趟县城,把红契也办妥了!
这天晚上,一向节约的余满山也顺带从县城里买了些酒回来,魏老太、余大郎也能喝点,也整了些好菜,这天真是太高兴了,余家终于有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