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短时间内无法破开敌阵,另一面的敌军定然会从他们的方向发起猛攻。
到时候即便不是两面夹击,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双方都是步兵主力,除非实力上有碾压级别的优势,不然很难在短时间内破开敌军步兵防御阵列,在简位居和尉仇台看来,里面的燕族蛮子一旦主动进攻,必然会陷入双线作战的窘境。
到时候他们就不信这些燕族蛮子的战斗韧性比他们麾下的部族战兵还强。
更何况,他们还占据着武器和兵力上的优势!
不过有着麻余王的前车之鉴,两个扶余小王都十分谨慎,当简位居看到燕族蛮子的战车呼啦啦的朝着自己开过来时,立刻下达了就地结阵的命令。
并且前排清一色全都是专门克制骑兵的长矛兵,层层叠叠的长矛整整摆了6排!
再往后才是弓箭手和其他肉搏兵。
另一面的尉仇台看到燕族蛮子不出意外的主动出击后,也迅速下达命令,让整个军阵快速前压。
只是前压并不是进攻!
因为尉仇台害怕自己会重蹈麻余王的覆辙,万一整个军阵发起进攻,对面的燕族蛮子在凭空拉出来一批战车糊脸,他该怎么做?
然而,整个战阵前压的速度其实就是结阵慢走的速度,比进攻冲锋慢了可不止一倍!
在尉仇台所部前压的时候,赵作仁投入了所有的殷商战车全都砸入到简位居的队伍中。
冲锋中的殷商战车先是经历了一阵软绵绵的箭雨。
青铜时代的扶余人虽然普遍列装了弓箭手,但扶余人的弓都是木制的软弓,质量比白山林海中连猎弓都算不上的木弓自然要好很多,但抛射的箭雨仍然软绵绵的,而且杀伤力严重不足。
如果赵作仁麾下的战兵身上有一层甲胄,哪怕只是最基础的轻型铁质甲胄,也能有效防护这种箭雨,甚至保证普通士卒不会受到箭雨伤害。
只可惜,扶余人之所以明知道这种软弓杀伤力不咋地,仍然大规模装备,就是因为扶余人面对的敌人都是一群披甲率约等于零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