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别试探朕。朕最近看到很多地方报上来的奏折,知道地方上土地屯集越发严重,
必须加以解决。如果不解决土地屯集问题,后患无穷,朕不想把问题留给后人来解决。
你建议的那个农业税收实行阶梯政策,朕觉得是解决矛盾最好、最平和的手段。
要解决这个问题,又涉及爵位实封问题,不取消不好办。所以,二个事一起办,
加上一个基层组织筹建,彻底打破地方土豪把持基层的现状。
这关系到帝国安危,必须尽快出台政策。”
李二道。
端起茶杯,一口喝下肚中。
呵呵!
“陛下,您这是把三个问题捏起来一起搞呀!每个问题都是影响巨大,
都涉及到千家万户,涉及很多大户、官宦之家、受爵位的功勋人员。
不过,微臣喜欢,只要陛下决定了,微臣愿意成为陛下手中的尖刀、利剑。”
杜荷道。
马屁跟上!
先拍一通马屁,让李二高兴,才能继续往下讲。
丫的!
拍马屁也是门学问呀!
稍不留意会拍到马腿上。
“好!很好!非常好!朕就喜欢你小子,勇气可佳、胆大心细,三思而后行。
说吧!”
李二笑着道。
“陛下,这事实验田已经搞好。但是,在全天下运作,依然风险极大。
需要军方出动部队震慑,让地方上的大家族、官宦之家不敢轻易蛊惑百姓闹事。
一旦政策推广下去,基层组织筹建起来,那些个大家族、官宦之家,
再想蛊惑人心,已经晚了。因为百姓获得了好处,分到了田地,谁还会跟着闹事,
除非脑袋进水或被门夹了。当然,光这样还是不成,毕竟,帝国的野战部队不多,
不可能全部放到地方上。所以,微臣建议,推广、执行时,一下不要搞太多,
二个州、三个州、四个州一起搞。搞好二个、三个、四个州,再搞其他州。
这样看似速度慢,可是,稳妥呀!就算是出点什么事,发生点意外,也影响不了大局。”
杜荷道。
李二点点头。
“陛下、杜荷,地方上有郡兵,为什么不一起搞呢?难道那郡兵不听话。
既然陛下决定了,微臣觉得应该一次性展开,以最快的速度执行下去。
夜长梦多,不能拖沓。”
房玄龄建议道。
李二也点点头。
“不!房伯伯,小侄不赞成这个方法。不是微臣怀疑各地郡兵的忠诚度,
是这件事牵扯太多人与家族。想象一下,一旦陛下发出命令,各地主持兵事的人真的会听吗?
毕竟,那些事一落实,估计会涉及到主持兵事人的家族,在那种情况下,
主持兵事的人,还会公正不阿吗?
所以,小侄才会向陛下推荐,调野战部队,不动用郡兵,把危险降低到极致。”
杜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