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学习,越发现自己的不足。
就好像艾草,屋前屋后路边河边山里地里都有,出门就能看到,随处不缺。以前大家也知道艾草的好处,常用来熏蚊子、泡脚、止血等等,但从来没想过艾草能赚钱。
但在安荔浓和莫老太眼里,艾草不仅仅是一种草,它能赚钱,它也能是一个产业。
这应该就是眼界的差别。
知道差别,大家对莫老太等人就更客气,更可亲。
胜利农场还想后悔,想把顾敬业和莫老太等人请回去呢。
呵呵。
哼。
石河村怎么会放手?不仅舍不得让顾敬业和莫老太等人离开,还要加倍的对他们好。所以,石河村的成人学校和宿舍建好后,安国邦安排顾敬业等人住进去的时候,村里人不仅没有反对,还主动给他们做了不少的家具,让大家住得更舒适一些。
就连破庙里的张川等人也住到了新房子去。
就像安国邦说的,谁为石河村的发展做贡献,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享受更好的生活。
想要住新房子?
想要吃肉?
可以。只要你能为石河村带来足够多的利益。
最近莫老太还试验了艾贴,到时候石河村可能就不卖艾绒直接卖艾贴了。不过,因为材料缺乏,做出来的艾贴有些差强人意,没有达到莫老太想要的要求,所以还处于多次试验的阶段中。
莫老太也在伸长着脖子等安荔浓回来给她凑齐艾贴所需要的材料。
不是安国邦不愿意帮忙,而是他因为见识面太狭隘,压根就听不懂莫老太的要求,也不知道去哪里找莫老太需要的东西。
现在莫老太所用的材料就是安国邦找来的,根本就达不到莫老太的要求。虽然能将就着用,但莫老太也是很迫切的希望安荔浓能尽快回来。相对于安国邦,莫老太更愿意和安荔浓打交道。
因为不管他们说什么,安荔浓都能接得上,还能理解,也不会因为无知而一再的询问‘为什么’。
莫老太找安国邦要东西,常常要解释大半天,为什么要?要来干什么?大概多少钱?能不能用更便宜的?
可能是成长环境的原因,安国邦的眼光不够长远,看事情比较近距离化,见识也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买东西追求价格便宜,但很多东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想要用最低的价钱买到最好的东西,简直就是做梦,天荒夜谈。
但安国邦就是有做梦的习惯,总想着用最少的钱买最多最好的东西。
怎么可能?
开始,莫老太奇怪、怀疑安国邦这样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养出安荔浓这样大气的姑娘?后来才听说,安荔浓从小跟着亲妈长大,前两年才到的石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