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买酒的人越来越多。
供销社清河酒的生意逐渐好了起来。郭杜鹃让安树根在供销社卖酒,她则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各大工厂,向个工厂推销清河酒。
清河酒好不好?
不好,人家机械厂能定这么多?
不好,人家机械厂的员工会这么喜欢?
工厂和工厂之间也是有圈子的,像机械厂、电器厂、自行车厂就是同一个圈子的,而制衣厂、布料厂、糖厂又另属一个圈子。
陈光不仅在同圈子里再三推荐清河酒,还暗示,预定的数量多了还能送不少的酸菜、菜干等东西。
陈荔浓还向陈光透露,年底的时候石河村会有一批猪出栏,预定的酒多了,到时候就能低价免票预定到石河村秘制的腊肉、腊肠等东西。
现在什么最缺?
粮食和肉。
有钱难买。
陈光的暗示一出,很多人纷纷找郭杜鹃咨询,然后下单。即使是为了年底的猪肉,大家也没少定酒、买酒、
工厂每个月每个季度每年都要发福利,以前常发毛巾、搪瓷杯、暖水壶一类偏实用的东西。现在很多工厂都增加了酒,清河镇的清河果子酒。
要问清河镇在哪里?
不知道。
如果问清河镇什么最出名?
清河酒。
销量增多,也不知道酒的产量能不能跟上。
“哎。还是要多种青梅和桑葚。”安荔浓有些不确定的问商周,“把清河酒工业化好不好?”想要批量产量,就必须工业化。
单靠手工酿酒,产量肯定是跟不上的。
但如何保证工业生产的口感质量和手工酿制一模一样?甚至要更高一层楼?
“是个技术问题。”安荔浓挠挠头,既然是技术问题那就交给专业人士解决吧。相信安九爷应该比她更有想法,更有办法。
自从买了房子后,安荔浓就从招待所里搬了出来。
虽然房子简陋,还有些破旧,但毕竟是自己家,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比在招待所要方便很多。
邻居也是好相处的人,知道安荔浓刚搬来不久没有种菜,就给安荔浓送来不少蔬菜。安荔浓也投桃报李,给对方送了一些芒果干和话梅一类的小零食。
安荔浓拿起一个西红柿啃,一边继续和商周聊天,“九爷爷的酿酒工序太复杂了,必须要改进。”
如何才能减少酿酒步骤和酿酒工序,却又不改变口感质量?
这也是个问题。
还是安九爷这种专业人士才能解决的问题。
安荔浓不知道,此时在石河村的安九爷正想一巴掌拍死她。酒的销量增加,安九爷的工作量也会随之而增加。
已经一把年纪的安九爷直骂安荔浓缺德,没心肝。早知道现在这么忙碌,当初他就不会答案安荔浓去当什么清河酒坊的技术顾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