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214,大单

猪崽哪里来?

当然是从各大养猪场了。

但各大养猪场的猪崽刚出就被各大队抢着要,又怎么能轮到角落边边的石河村呢?想要猪崽一般都需要提前申请预定,但现在已经过了申请的时间。

现在开始申请,就要明年初才能被安排分配到猪崽。而分配过来的猪崽质量怎么样,还不是他们能选择的。

这个时候有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了。

而省城养猪场是本省最大的养猪场,里面的猪的数量是以千为单位的,出的猪崽也是最好的,没有提前预定,没有关系,还真买不到省城养猪场的猪崽。

石河村每年需要的猪崽不多,只能从清河镇的小养猪场买,而且每年都是别人挑挑拣拣剩下的小而弱的猪崽。

但是,没有办法,人穷志短。

安国邦每年都要为各家各户的小猪崽操碎了心。

安荔浓把安国邦的难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现在,通过小眼镜的父亲和省城的大养猪场联系起来当然好了。

有小眼镜在石河村,也不担心小眼镜的父亲不尽心尽力。

只要他们照顾好小眼镜,让小眼镜在石河村过得好过得舒心,相信他父亲也会感激的。小眼镜的父亲在离开的时候,偷偷给安国邦送礼,请安国邦多照顾他那从小就肾虚体弱的小儿子。

一腔感天动地的父爱之心啊。

他们当然会成全。

然后他们还会成全更多人的‘父爱子,子敬父’之心。

安国邦虽然老实,但也不是蠢人。不需要安荔浓明说,安国邦就能想到这其中的好处,“工资不能高,但其他的福利待遇倒是可以提一提。”

为了留住人才,安国邦也是拼了。

安国邦觉得自从宝贝女儿来了石河村,他这个村长就一天比一天忙。

忙吧。

越忙越好。

通过小眼镜的父亲介绍,安国邦从省城请来了五个退休的有着丰富养猪经验的老员工,担当石河村养猪场的技术顾问。

猪场有了,猪崽也有了,接下来就是鸡场和小鸡仔。

不过,小鸡仔可以自己孵,也可以从附近村的人家手里买。

看着村里的养猪场、鸡场建起来,村里人的精神更好了,好像已经看到了很多很多的肉在碗里。

而带着介绍信回家的知识青年们也陆续有电报来。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石河村卖出了上百坛酸菜,上千斤菜干,一起卖出去的还有红薯干、红薯粉、芒果干、陈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