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荔浓尽量用直白易懂的语言告诉大家,收音机不是皂,不是想学就能学,想仿就能仿的。即使仿了个形像,也是照猫画虎,不一定能用。
收音机看似简单,涉及到的知识点也不深奥,但基础是必须有的。石河村人,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教他们做收音机?
呵呵。
还不如教他们造飞机。
反正都是靠吹牛鼻完成的。
巴掌大的收音机在石河村引起了阵阵风。安荔浓做收音机的初衷是为了让小伙伴们在跟着安九爷学酿酒的时候,能够把他的话录下来,免得错过了重要的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小伙伴们学习的。
但没想到,收音机做出来后,直接被家长们霸占了。
安荔浓很无奈,但能怎么办?家长们的理由一个接一个,让她无从反对。
“爸,市里有电器厂吗?”虽然去过市里好几次,但安荔浓对h市依然不熟悉,只知道市里的工厂好像也不多。
是否有电器厂?
不太清楚。
“没有。不过省城有。”而且,省城的电器厂规模也不大。
安荔浓一边啃着红薯干一边感叹,“哎。还是太穷了。”这么大个市,竟然没有电器厂。不过,好像也不奇怪,因为大家都穷得用不起电器。
正在编织箩筐的安国邦微微抿抿嘴,“会越来越好的。”一年比一年好,这是能明显感觉到的。
相对于前几年的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家家户户都能存点粮食,偶尔吃顿肉。安国邦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而他也在为了‘以后更好’而努力着。为了带领石河村人走向更富裕的生活,安国邦是想尽办法,愁得头发都白了。
看着村里的酸菜作坊、酒作坊慢慢运作起来,安国邦心里多少有些骄傲。
“爸,你有空再编几个簸箕吧。我晾晒药材用。”
因为带去市里的药材卖了不少钱,安荔浓和小伙伴们有时间就上山找药材。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功而返,但有时候也收获满满。
在确定药材能卖钱后,安国邦就让安荔浓教大家辨认,让大家有更多的赚钱机会。
只要不占用上工时间,安国邦鼓励村里人多挖药材,谁挖到就是谁的,不需要交公。但是,谁挖到什么药材也不需要说出来引起大家的妒忌之心。
闷声发大财就好。
谁也不碍着谁。
石河村人有时间就上山看看,可能一不小心就能挖到黄芪或者黄精或者土茯苓,或者摘到五味子。
这些都是钱。
在石河村,只要勤奋就不怕饿肚子,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可以割艾草搓艾绒;可以摘野菜卖给酸菜作坊;可以制皂和亲戚朋友换需要的东西;可以摘蜂窝卖给酒坊;也可以挖药材......再加上工分,一家人就能吃饱穿暖,然后存点小钱。
石河村人的日子肉眼可见的一天天的好了起来。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来村里说亲的人增多了。石河村的小姑娘更金贵了,石河村的小伙子说亲更容易了,今年好几个小伙子要娶妻了。
曾经,别人说起石河村的印象只有一个,那就是穷。但是,从去年开始,石河村不一样了。石河村有了脚踏脱谷机,有了制皂技术,有了合作社,有了酸菜作坊,有了酒作坊......一派欣欣向荣。
石河村已经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穷山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