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荔浓不好意思的摸摸鼻子,也觉得自己想当然了,没有结合时代的实际。
安荔浓努力扒拉脑袋,想要找一个适合这个年代又适合石河村的项目。头发都扒掉几根,安荔浓才想起皂。
这可是小说的必打产品。
“可以开个黄皂的小作坊?”
黄皂,在本地叫碱,因为添加了火碱。安荔浓很不喜欢用,因为比较伤手。但在大家眼里,安荔浓就是矫情。
谁家有皂随便用?
不是农忙时节的衣服,谁家舍得用皂?谁家不是放在河里浸泡一两个小时,然后用木槌捶打几下就算洗衣服?
如果实在脏,也是先用细细的泥沙搓一遍,然后再用皂。
农村人的衣服为什么这么多补丁?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布料质量不好,穿的时间太长久,还有一个就是洗得太用力。
什么衣服能经得起木槌日复一日的捶打?
千锤百炼,既出真钢,也出渣渣。
安国邦和安四叔同时看向安荔浓。
“黄皂、香皂,最好就是加入牛奶,这样能更好的护手。当然,如果能有洗衣粉、洗衣液就更好了。”
安荔浓想了想,应该也是可以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