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瓷器烫手,不实用

金永顺也清楚自己那些祖宗是什么德行,包括他父亲,都已经破落了,还各种排场,各种讲究。

“唉!没想到,终日打雁,今天被雁啄了眼。

当时,我就有点犯嘀咕,如此精美的瓷器,怎么会一下子出现这么多保存的还这么好。”金永顺叹了口气道。

“其实你换个角度看,这些瓷器还是不错的,最起码器型色泽都很漂亮。

应该是老仿!

最起码也是民国时期的老仿,找专家研究一下,说不定是清仿。

还是值点钱的。

反正你现在也不差钱,留着吧!以后还是有升值空间的。”张俊平笑着安慰道。

张俊平之所以敢说这些瓷器是老仿,那是因为这才八十年代,那些造假根本没有市场。

可以说,造假的生产成本可能比去文物商店卖的精品瓷器的价格都高。

要到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古玩造假行业才开始复苏。

所以说,八十年代初期,买古董你可以闭着眼去买,只要价格不是很离谱的高,不用担心赔钱。

即便是假货,那最次也是民仿,放个十几二十年,一样能翻个十几二十倍。

“张爷,我这小家小业的,哪能和您比啊!

不瞒您说,我现在兜里就剩几百块钱了,这要是压手里,我就得喝西北风去。”金永顺一脸苦涩的叫着穷。

“呵呵!”张俊平轻笑两声,端起茶杯慢慢的品着茶,不接金永顺的话茬。

兜里就几百块钱,糊弄谁呢。

金永顺光是从张俊平这里就拿走了上百万。

如果金永顺真的把一百万都给花完了,那么他手里绝对有好玩意。

有好玩意不拿出来,拿这些破烂玩意糊弄人,想让自己当冤大头。

张俊平只能说,他找错地方了。

“张爷,您看要不您随便给点,让我有口饭吃。”见张俊平不接话,金永顺干脆把话挑明。

“金爷,真是对不住了,我这边是真帮不了您,我最近刚在劲松那边拿了块地,正在建厂房和宿舍,手里实在是没有余钱收您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