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伊斯坦布尔

清末之帝国崛起 剑翎 1127 字 11个月前

亚历山大二世说道:“我们这边路途太过遥远,加上运输物资等问题至少需要准备一年时间,预计在明年的春天发动攻势!”

罗素道:“也好,一年时间我们可以制造更多的先进战舰,这样胜利就更加有把握!”

英国现在已经发明了双涨式蒸汽机,解决的远洋战舰的动力问题,而且新式铁甲舰设计也越来越成熟,正在批量生产,按照英国的造船厂的速度,一年时间足以再造出二十艘主力战舰,那个时候横扫太平洋完全没有问题。

就在英俄两国准备联合进攻中华帝国时刘峰也没闲着,他派出苏文远出使土耳其。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它位于巴尔干半岛,临博斯普斯海峡,扼守黑海门户,地处欧亚交通要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曾是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后来拜占庭帝国衰落,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改名为伊斯坦布尔,但西方世界认为奥斯曼帝国是侵略者,还一直用君士坦丁堡这个名字。

苏文远乘坐一艘侧卫舰抵达博斯普斯海峡,他远远的就看见雄伟壮观的城墙,繁华无比的巨大城市,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和北京城差不多雄伟的城墙。眼前城墙为独特的双层结构,高有十二米,厚有五米,从外表来看城墙是精心切割的石灰岩块,城墙上遍布高高的城楼,外墙略低,但一样的雄伟,城墙还有一部分海墙构成,可以抵挡来自海上的进攻。这座城堡设计非常复杂,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密的防御要塞之一。

“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终点了!”苏文远研究过土耳其的历史,知道眼前这座城市也曾经无比的辉煌过,当年的奥斯曼帝国横横跨亚欧非,强横一时。

侧卫舰身后还有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一支土耳其商队,战舰是土耳其向中华帝国购买的,在商队的运输船里,还有十万支中华军队替换下来的夏普斯步枪,以及一百门后装火炮。

“苏部长,这就是我国的都城了!”一个土耳其海军将领自豪道。

苏文远感叹道:“确实是一座伟大的城市!”

没过多久,舰队驶进位于金角湾内的海军基地,这里早有一群土耳其官员等待,为首一人正是土耳其的首席大臣阿里帕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