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鸿门宴

左道江湖 驿路羁旅 2540 字 9个月前

归藏山庄,一处专用于会客的幽静花园中,有一棵已长在此地近百年的桃树。

最近一年,天下气候变幻无常,这本该是深冬时日,桃树桃花,却长得如三六月份一样繁茂。

一阵风吹来,那粉红色的桃花洋洋洒洒的落下,给这处院子遍地铺满花瓣,又有桃花幽香扑鼻,意境自然美好的很。

陆连山,也是个雅致之人,招待东方策这样的自己人,便没有用三割五献那样的正式席面,就置办了一些本地风味。

又差人从酒窖拿出一坛好酒,亲自作陪。

两人坐于院中,聊着家常。

坐看桃花朵朵而下,又有远方海景,天高地阔,这般美景,自有一番优雅风韵。

陆家家主笑呵呵的,拿起酒壶,给东方策斟了杯酒,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乃是交际场上的人物,劝酒之术,已是大成。

东方策这等侠客行走江湖,虽然也时常参加一些聚会,但在这迎来送往的场面上,又怎么能是陆连山的对手。

被他连连劝酒,连饮数杯,这又是上好美酒,后劲悠长,只是半刻钟后,东方策俊秀的脸颊上,就有了些不胜酒力的红晕。

“真是好酒量。”

见东方策又饮下杯酒,还气息绵长,陆连山不由的赞叹了一句。

而东方则拿起筷子,夹了菜送入嘴里,有酒助兴,他的谈吐也放松了些。

七截剑客一边咀嚼,一边说:

“这行走江湖,岂能无酒相伴?陆大哥怕是不知,天下间能在江湖闯出名堂的侠客高手,大抵都是善饮之辈。

不过你家归藏倒是个例外。”

说到这里,东方策像是想起什么好玩之事,他轻笑一声,说:

“他武艺极高,偏偏酒量很差,三四杯便迷糊了,再多饮就要醉倒一夜,呼呼大睡,不过陆大哥的酒量却也是好得很呢。”

“我嘛,是酒场上练出来的。”

陆连山又端起酒杯,对东方策说:

“自父亲去后,家中大小事务都落于肩上,我本也不是那善交友的人,但二弟一心习武,要为父报仇。

小妹当时年纪又小,我身为家中长子,也不得不撑起这个家来,跟着家中管事,去迎来送往。

学着和他人交际,也不知何时,就有了这身酒量,现在细细想来,父亲离去,也有十七年了。”

他摇了摇头,看着手中酒杯,在那清澈的酒水上,不知何时,落下一片桃花瓣。

陆连山也不拭去,笑了笑,连着花瓣与酒水,一起饮入腹中。

带着些许酒气,他说:

“归藏当年为父守孝三年,以十四五岁的年纪,带着把剑入江湖,以一己之力,为我陆家挽回颓势。

再造江湖声望,也吓退了那些心有恶念的贼人,我家小妹年纪虽小,但也有好根骨天赋,未来必是一代女侠。

兄妹三人,相依为命,我却是最普通的那个,学武不成,又逢这天下大乱,走文士道路也不得。

就只能做个商贾,为我陆家撑起场面,这陆家啊,以后还得靠归藏和玉娘了。”

“陆大哥不必妄自菲薄。”

听到陆连山带着怅然的声音,东方策摇了摇头,他认真的说:

“陆家遇到难关时,大哥也不过十六岁的年纪,却能在外撑起家族,还将归藏和玉娘一手拉扯大,不让他们受一点苦楚。

当真是长兄如父。归藏与我在北地遨游时,也曾酒后吐真言,他说,他对陆文夫前辈的印象,已经淡了太多。

在他心中,陆大哥就是如他父亲一般,大哥乃是归藏这一生里,最崇拜,最敬重的人。

虽是商贾,却也已比天下许多高手,更懂孝悌呢。”

这一番安慰,真心实意,也引得陆连山怅然尽去。

他哈哈一笑,摸着胡须,又看到园中有桃花散落。

便对东方策说:

“东方,你看这桃园好景,可曾想起哪些典故?”

“大哥说的,莫不是千年前,那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东方策带着一抹向往,回答说:

“那般义气之事,确实是我辈江湖中人所求,义之一字,引得多少江湖好汉折腰?一声兄弟,又让江湖生出多少佳话?

那便是我心中所求的男儿友谊。

纯粹,美丽,震撼人心。

相遇过后,相随一生,不见别离。”

“呵呵,东方这是话里有话。”

陆连山饮了杯酒,微闭着眼睛,手指在桌上轻弹。

他说:

“东方,你与归藏之事,我是知道的。”

“嗯?”

东方策下一瞬就瞪大了眼睛,脸色变得有些窘迫,他正欲解释,却被陆连山挥手打断。

陆家家主站起身来。

握着酒杯,前行几步,回头对东方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