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之中,林黛玉焚掉了所有的书稿,微靠在床边,微微睁着眼睛。雪雁已去,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紫鹃便端了一盏桂元汤和的梨汁,用小银匙灌了两三匙。黛玉闭着眼,静养了一会子,觉得心里似明似暗的。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明知是“回光返照”的光景,却料着还有一半天耐头,自己回了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黛玉睁开眼一看,只有紫鹃和奶妈并几个小丫头在,便唤了紫鹃,“妹妹!我这里并没有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说道这里,又闭了眼不言语了,那手却渐渐紧了。紫鹃慌了,忙急着去喊李纨。
44的目光已经不再有期待,原书中此时探春会正好出现,她会是黛玉见得最后一个人。44转过身去,看上看下,看左看右,目光游离。
却意外的看到了9号发过来的消息,44连忙看向梦境。
却见黛玉挣扎的站起身来,披了个外毡便向外面走去。空荡荡的潇湘馆里已经空无一人,原本该出现于此的探春至今毫无踪影。而黛玉已经向着记忆中的一处水塘走去,皎皎月光之下,黛玉扶着一旁的翠竹喘成一处。稍稍平复了片刻,便见黛玉直起身来,面上竟是带了几分笑意。梦境外的所有系统看着那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步步的向水塘走去,步伐缓慢,走几步便得扶着一旁的翠竹歇息片刻,走至塘边之时已是香汗淋漓,月光下的女子笑意清浅似月下芙蓉。
黛玉一步步的迈入塘中,走向水塘深处,直到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
到这时,44控制不住自己一般大口大口的喘气,好像沉入塘中无法呼吸的那个女子是她一般。她闭了闭眼又睁开看向无波的水面,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塘月色,44却恍若看到了那个笑意清浅的女子。
绛珠草生于水边长于灵河岸边,受神瑛之水而活;它这一生原本便是为还昔日神瑛灌溉之恩,它一生都与水脱不开关系,生于水边,葬于塘中是它最好的归宿。复又想起一联诗,那是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中秋月下的联诗。当日史湘云云“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冷月葬花魂”,恍惚让44觉得黛玉许是这个故事之中最清醒的人。
虽如此想,却还是觉得自己好笑了一些。
44又想起了黛玉潇湘妃子之称,昔日娥皇女英二妃沉湘江而亡,岂不是与今日的黛玉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