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外的是多铎,战事即便是落于下风,也不至于是这个样子。
更重要的是,清廷财力物力兵力一步步的消耗下去。寻常人还能觉得局面不错,但是以多尔衮这个高度看去,有相当多不妙之处。
这也是为什么心高气傲的多尔衮,为什么向两黄旗低头,放弃政治上的野望。
就是维持八旗团结的局面。
以阿济格的能力,打仗还行,如果让他处理千丝万缕的政务,与两黄旗的对抗与妥协。根本不是阿济格能做到的。
他回京只有一个结果。
就是两白旗与两黄旗脆弱的平衡破碎,来上一场厮杀,决定胜负。
这恰恰是多尔衮万万不想看到的。
多尔衮连忙说道:“辽东还需要兄长帮忙,否则三两个月之间,根本取不了郑成功项上人头。”
多尔衮好说歹说,才将阿济格给安抚下来,随即将注意力放在战事上。
阿济格说道:“而今夏军清理鸭绿江西岸。下一步应该攻凤凰城,连山关一路而来。”
“是不是要让人放行?”
“不。”多尔衮说道:“你不是从朝鲜带来不少朝鲜军队吗?”
“让他们驻扎在凤凰城一线,多备火炮,并多用骑兵封锁消息,让他们死守。”
“守死。”
阿济格说道:“这样一来,也会被发现的。”
“不。”多尔衮说道:“不会怀疑。因为南朝只有这一路人马?”
“应该还有一路。”
阿济格皱眉说道:“那一路?”
多尔衮说道:“海上。郑成功本就是海盗出身,他是忘记不了自己的看家本事的。”
“所以,他定然要一路走海上。”
“先夺辽南,然后北上。或者干脆不北上,直接以辽南为根基,跨海攻天津,山东,扰乱我朝布置。”
阿济格说道:“这一路该怎么应对?”
多尔衮说道:“这就要兄长出马了。”
“你带兵南下,抵御郑成功。”
阿济格说道:“需要我放一马吗?”
“不需要。”多尔衮说道:“你只需持重用兵,不要与郑成功决战就行了。”
多尔衮心中明白,阿济格在朝鲜不是郑成功的对手,在辽南这个几乎相同的地理环境之下,阿济格未必是郑成功的对手。
更何况多尔衮叮嘱了要持重用兵。
留给阿济格的选择,本来就不多了。所以阿济格即便挣扎一下,最后的选择也是退兵。
结果并没有什么两样的。
“好。”阿济格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