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水库的第二作用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1137 字 11个月前

密云县土改结束,土地彻底掌握在了工业派的手里,千斤水稻和土豆已经彻底推广开了。

水田用来种植千斤水稻,旱地则用来种植亩产二十石以上的土豆。

等到密云县的千斤水稻和土豆全部丰收,足够顺天府北方几个州县的老百姓吃喝了。

这只是灾年的不得已做法,密云县土地和密云水库的重大战略意义,在于给古北口的边军提供粮食,这样就避免了粮食在驮运过程中的消耗。

等到粮食丰收了,太子朱慈烺会以市价从老百姓手里买走粮食,而不是用各种手段榨干老百姓手里的粮食,然后运送到古北口。

宋士慧说完这句话,接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过有了密云水库,以后密云县的老百姓就彻底脱离了靠天吃饭的惨淡光景了。”

“咱们就有了抵御天灾的能力,接下来就要抓紧疏浚密云县田垄地头的水渠了,尽快把这些水渠全部疏通一遍。”

“保证密云水库的水,能够流到每一块田地,避免田里的庄稼旱死。”

宋士慧这么郑重的说出这番话,那是因为疏浚水渠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民生治理。

这其中不仅需要密云县知县的配合,还需要密云县所有乡绅的配合,这样才有可能在半年内简单的疏浚完所有水渠。

这也是宋士慧着急给恩师传递一个口信的原因,希望能在旱灾真正严重的时候,夏季到来以前,把密云县所有的水渠疏浚完成。

达到抵御旱灾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密云县土地的粮食收成。

朱舜过来只是为了看看大弟子宋士慧初步修建完成的密云水库,当大弟子宋士慧提到旱灾这两个字,又说到疏浚密云县的水渠。

大致就明白大弟子宋士慧是什么意思了,心想自己这个大弟子还真是够两耳不闻窗外事,不知道密云县已经完成了土改。

朱舜拍了拍大弟子宋士慧的肩膀,温和笑道:“走吧,为师带你去见大明未来的帝国首相。”

“以他治国安邦的才能,想必能用很短的时间完成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