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至少。
但对于官绅不纳粮并且没有多少土地的大明来说,高产杂交水稻终究只是一个鸡肋。
精煤就不一样了,有了精煤足够老百姓在越来越冷的冬天活下去,这可是活人无数的大功绩。
有了这些洗煤厂每年冬天都能救活无数老百姓,要知道如今的鬼天气,两广都开始下雪了,还是大雪。
只要能活下去,哪个老百姓愿意背井离乡远离祖坟,四处奔波,过着今天活着明天或许就会被官兵砍了脑袋的担心受怕日子。
崇祯不会看不出来,精煤在治国方面的作用,看出这个工业化第一波红利对于国祚的延续。
延续国祚的大功,就这么让给弟子,谁不羡慕这样的恩师。
朱舜的思想境界远远不是东林党人所能理解的,在他内心深处,这几个弟子其实比儿子还要重要。
儿子是血脉的延续,弟子却是他思想的延续。
徐积薪也正延续了工业革命的思想,不惜留下一个大不孝的骂名,也要加快工业化进程,才能研究出浮选洗煤法立下本该属于他的大功。
这个功劳确实够大,大到崇祯越看越是喜欢,回头再看看自己不成器的儿子,郁闷的想着徐积薪怎么不是自己儿子。
太子朱慈烺瞧见老爹看了自己一眼,呲牙一笑。
崇祯瞧见儿子傻乎乎的一笑,更是郁闷了,视线落在正在和王承恩眉来眼去商量喝酒的朱舜身上,不免有了一些羡慕。
不是儿子,是徒弟也行啊。
大明有三种情况杀人不犯法,一是捉奸,二是宗祠族长动用私刑,三是老爹和恩师打死儿子。
儿子还有可能对老爹不孝顺,弟子一定会对恩师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