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僚乡绅就是大明的资本家。”
“官僚乡绅手里掌握着大量的资产,不仅不会想着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会想尽办法让老百姓一辈子穷苦。”
“只有永远不能出头,子子孙孙才会一代代人困在官僚乡绅掌握的土地上,给官僚乡绅的子子孙孙当牛做马。”
朱舜看了一眼忽然握紧拳头的太子朱慈烺,继续说道:“还有一点,想必太子今天已经亲眼见识了。”
“不说其他产业,单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关乎民生的产业,一旦掌握在官僚乡绅手里,对于老百姓来说就是一场灾难。”
“天底下最多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改变不了规则,只能去适应规则。”
“官僚乡绅彻底掌握了这些民生产业,今天说柴薪涨价,老百姓就只能花更多的银子去买柴薪。”
“没有银子?那就只能在家里等死。”
大明的米价一直受到官僚乡绅的操纵,太子朱慈烺对于这一点是深有体会:“先生,那应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朱舜说了一个新词,太子朱慈烺从未听过的新词:“国企。”
“这等关乎老百姓生存的民生产业,必须要掌握在大明的手里。”
“就拿今天这个情况来说,大明如果有一批足够强大的国企,官僚乡绅再怎么提高柴薪的价钱,国企只要保持正常价钱甚至更低的价钱。”
“柴薪的价钱就涨不起来了,也不会有那么多的老百姓死了。”
说到这里,朱舜心里提醒了自己一句,以后不能小看东林党了。
朱舜已经做好大批量倾销煤炭的准备了,没想到李鲁生居然真的不要脸皮的去求晋商,算上范家一共联合三家大晋商。
凭借三家大晋商充足的现银,不停的吃进洗煤厂出产的煤炭,牢牢控制着市面上的柴薪价钱。
不过倒也无妨。
朱舜说完这些刚要向外走,去看看第二批洗煤厂修筑的怎么样了,太子朱慈烺却是摇了摇头,否定道:“先生说的不对。”
不对?
朱舜停下准备迈开的脚步,看向了旁边的太子朱慈烺,饶有兴趣的说道:“那你说说看,应当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