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要留三分余地,粮草储备记在他们的脑子里,比直接记在舆图里更能体现他们二人的不可缺失,也能让满清的各位贝勒贝子们更为重视他们这两个随军谋士。
魏郎中也是放下了手里的硬毫毛笔:“这一趟你只是把家里的十几位同宗带到大清国,难道就不怕朱由检杀了你全宗族。”
郑员外何尝不想把宗族上下所有人都带到辽东,但他很了解父亲,以他父亲的脾气要是知道他去投靠满清,当场就能吐血而亡。
想到上一次在祖宗祠堂的遭遇,郑员外还是不忘证明自己所说的你们不懂。
只要大清国入关了,郑员外就是大清国的从龙之臣,说不定还能赏赐顶戴花翎,成为煊赫一时的大臣。
到那时,光宗耀祖的郑员外就可以堂堂正正的问上一句,谁对谁错了。
只不过魏郎中说的这件事不得不防,郑员外已经想到了,到了大清国以后就改名换姓,包括十几名同宗也要改名换姓,这样就没有多大问题了。
魏郎中和郑员外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也有争胜关系,毕竟两人对于大明的各种情形知道的差不多,又都想得到顶戴花翎。
不过想到全宗族上下都被他带去了大清国,魏郎中脸上忍不住泛起了笑意,相比较只带了十几名同宗的郑员外,大清国对于他这种举家投靠的臣子应该更加信任。
魏郎中郑员外商量完一些细节,马帮终于来到了密云县境内,到了这里就不敢走官道了,只敢走一条马帮掌柜记在心里的秘密商路。
魏郎中突然问了一句:“咱们从山海关一带进入辽东,能够尽快赶到大清国,为何要绕道这么远的密云县。”
这个问题换了其他人还真的不知道,唯有郑员外很清楚这么做的重要性,轻抚胡须笑道:“你可能不知,当年金之俊等人前往大清国正是老夫帮忙联络的马帮。”
“但是诡异的是,凡是到了关外以后,全都是音信全无,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老夫怀疑他们有可能惨遭了不测,被曹文诏叔侄二人给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