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军校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1122 字 11个月前

朱舜没想到太子这么的聪颖,只是偷换了一个说法,就让崇祯同意了军校的建立。

虽说崇祯是山长,但他只是名义上的山长,真正的山长还是亲自招募并且操练将官们的太子朱慈烺。

得知这个好消息,朱舜也没心思继续吃早茶了,拿起一根炸秦桧站了起来:“走,咱们去西山。”

朱舜带着太子朱慈烺和一大帮东宫护卫坐上停靠在工业之城码头的货船,前往了河对岸。

河对岸的码头有一条通往京师大学堂的水泥路,朱舜和太子朱慈烺等人先去了这座学堂,坐上一辆马车,东宫护卫们骑上辽东大马。

只用了一炷香时间就来到了西山,矗立着青色山峰的西山附近,一片树林的前方,也有一座混凝土修筑的庄子。

更为准确的说,应该是一座学堂。

早在去年成了左春坊大学士,朱舜就让基建署修筑了这座混凝土军校,坐南朝北,面临永定河,清幽宁静。

朱舜带着太子朱慈烺走进这处军校,走进大门便看见了一座喷泉,喷泉中间有两尊铜像。

左边是民间武圣关羽,右边是朝堂武圣孙武。

中间还预留了一尊铜像的位置,朱舜指着那个位置说道:“稍后太子去询问皇上,是否要在这里放置一尊皇上的铜像,以供将官们的瞻仰。”

放置崇祯的铜像有两层深意,一是让崇祯彻底放心这处军校的军心,将官们每天都要对他的铜像行礼了,当然是崇祯的天子门生了。

二来,这处军校就不是京师大学堂那般的私办学堂了,即便是没有朝廷的公文诏书,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也不会低了。

太子朱慈烺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郑重道:“学生明白。”

喷泉的后方是一排青砖水泥建筑,没有官僚乡绅家里那么多的纹饰,只是简简单单的二层楼阁。

这里是军校的公廨,一共设立政事、教授、教练、管理、军需、军医六部,是朱舜仿照近代培养了很多元帅大将的那座广州军校,设立的基本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