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东林党争密云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1162 字 10个月前

“弟子已经安排一名擅长农学的幕僚看过了,使用那种咱们一直得不到的大明蒸汽机,源源不断的从潮河里抽水,完全可以保证千亩官田不再缺水。”

“朱舜此举的用心不难猜出,应该是为了收买人心,就像当初利用宋家在顺天府老百姓心里的威望,平稳的推行工业派改革。”

说到这里,郑员外莫名的叹了一口气,不论是宋朝的王安石,还是本朝的张居正,改革派向来是以手腕强硬著称。

全是以快刀斩乱麻的暴烈手段,强行推动改革,尤其是一定会死人。

本以为突然崛起的朱舜会极力主张西法党人,效仿王安石和张居正来上一场快刀斩乱麻的暴烈改革。

东林党作为玩弄人心的祖宗,都不用自己出手,有太多手段鼓动老百姓去进攻那些所谓的蒸汽工厂。

谁能想到年纪轻轻的朱舜,是个比内阁宰辅还要沉稳的怪胎,或是早就看透了人心这一层,一直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步步为营的改革。

让东林党最擅长的手段无处施展,只能眼睁睁看着朱舜所说的工业革命在顺天府彻底完成。

还没死一名老百姓。

东林党和晋商倒是吃了大亏,尤其是晋商直接从八大晋商成了五大晋商。

要知道每一朝的改革,手段越是暴烈,死亡的老百姓就越多,他们这些身具高位的官僚乡绅不会受到影响,顶多就是贬官罢了。

朱舜在密云县兴修水利,让老百姓感恩戴德,应该就是在为工业革命铺路了。

老宰辅冯铨对于郑员外的答复还算是满意,拿出尚未完成的浮雕三顾茅庐笔筒竹刻,用刻刀慢慢雕琢:“整饬兵备道手握卫所兵马、钱粮、屯田等大权。”

第二句话说的也是很莫名其妙,郑员外略微想了想,明白了老宰辅冯铨的用意。

密云县的官田也受到整饬密云兵备道的节制,只要担任了这份要职,朱舜以密云为支点收拢北方五州府民心的大计,将会功亏一篑。

除此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条通往草原的锁匙,给大清国运送大宗紧俏货物。

尤其是硝石、硫磺这两样制造火药的朝廷专营物,大清国正在大力发展火器军,有着很大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