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千斤稻田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1212 字 11个月前

朱舜淡笑着爬上了堤坝,眺望视野十分开阔的平野稻田,满意道:“没给大哥丢脸。”

知县朱玉在宴请密云县乡绅大户时,被晾了那么长时间,还是一副不咸不淡的表情。

朱舜只是夸了他两句,知县朱玉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低头笑道:“大哥怎么来了。”

突然想起来一件事,知县朱玉拉着大哥走向了堤坝中间的位置,像是在给大人炫耀成绩:“大哥这个混凝土房子里是蒸汽机,旁边的水池子是抽水池。”

“蒸汽机带动抽水机把水抽上来,通过这个抽水池把水送到水堰里,再由水堰源源不断的灌溉千亩良田。”

说到这里,知县朱玉突然满面红光,伸出了一根手指头:“一天,只需要一天就能把水池子灌满,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军户们可以闲下来做些短工,贴补家用。”

朱舜知道幼弟为什么这么红光满面,从四月望月到七月望日,称作忙月。

老百姓们需要进行拔草、耕耘、粪灌等等农忙,最耗费时间的还是全家齐上阵挑水灌溉稻田。

稻田不比麦田,需要漫过秧根的水才能有个好收成,靠近潮河附近的稻田还好,可以利用水车,但是排水量有限需要用桶挑水。

距离潮河三里外的稻田更不要说了,只能想办法用去河里挑水,或是从稻田附近的井里挑水。

想要修筑水渠灌溉,先不说潮河水位较低引不来多少水,单是得不到乡绅大户们的同意这一条,就堵死了修筑水渠的可能。

有了蒸汽抽水机,军户们的只需要在需要拔草的时候,过来拔拔草,需要施肥的时候过来粪灌,不用天天过来挑水了。

工业化农田为军户全家争取了三个月的闲暇,有了这三个月的闲暇,能让他们在欠收的灾年勉强活下来了。

知县朱玉看到大哥越发的赞许了,脸上的红光高涨了三分:“大哥这座蒸汽房和其他的蒸汽房一样,用混凝土浇灌而成,就算是红夷大炮也轰不开。”

“大门也是厚重铁门,另外里面还埋了大量的火药,只要不是咱家的心腹家丁,进去只有一个下场。”

“碰到那条很难发现的暗线,当成炸上天。”

拥有汽缸、分离式冷凝器、滑阀、离心式调速器等各种精密部件的蒸汽机,经过龙章凤姿毕明珪的不断改良,比以前更加精密了。

活塞也改造成了耐高温的金属密圈,就算是把图纸还是标注着详细尺寸的图纸给满清,他们也无法突破技术壁垒,制造出一些只有工业母机才能打造的精密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