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一身獬豸服湖广监察御史黄澍,在心里又审视了一遍自己谋划了许久的庙算,随着东林党人踏进了大殿。
黄澍本是一位地方上的风宪官,负责监察在湖广剿匪的黄得功,这一次入京是准备以诬告黄得功为探路石,从地方官转为京官。
本来这件事已经谋划妥当,谁知徐光启突然去世了,黄澍就动了其他心思,倘若他能为东林党争来帝师,一直悬空的正四品右佥都御史就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这件事得到了东林党骨干们的一致认可,不说帮东林党争来帝师了,只要能阻止朱舜成为帝师,正四品右佥都御史便是他黄澍的了。
黄澍当机立断谋划了第一步,趁着徐光启逝世这件事迅速发难,打西法党人一个措手不及。
崇祯端坐在大殿之上,脸色有些沉重,一位老臣还是他所倚重的老臣逝世了,对于崇祯来说也是一件极为痛心疾首的事情。
“内阁大学士徐光启有功于大明,追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由礼部商定徐光启的谥号。”
一名太监宣读完朝廷对徐光启的追赠,黄澍手持玉笏走出了朝班:“皇上,太子已经到了出阁读书的年轻,还请皇上挑选一位精通八股文的大儒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句句都是涉及自身的利益,没有半句对于一位为国事操劳而死的老臣的缅怀,东林党自私自利的冷血程度,崇祯再一次大开了眼界。
崇祯面无表情的说道:“爱卿可有人选。”
黄澍对于自己每一步怎么走早有庙算,故意沉吟了片刻说道:“微臣举荐国子监司业姜逢元。”
姜逢元是浙江余姚人,实打实的东林党人,看来是要把大明太子牢牢的控制在东林党手里。
一位工业派成员走出了朝班:“皇上,工业伯的工业法对于大明的功绩,天下人是有目共睹的,微臣建议由工业伯担任左春坊大学士。”
工业派成员出来举荐朱舜,早在黄澍的预料之内,故意有失朝仪的在大殿上狂笑了起来:“哈哈,真是滑天下之大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