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第六名弟子

大明的工业革命 科创板 1193 字 11个月前

邻居已经给亲家夸下海口了,说是请的动一位在永定河河畔做工的结义兄弟。

苦力没有办法,只能找管事放工一天,去参加结义兄弟家的婚事。

今天着急做工,给这名达官显贵说了一句,见他没有说话,就加快脚步离开了。

这名苦力离开以后,勉强把视线移开的毕明珪,带着几名家丁去了一家蒸汽工厂。

这才明白那名苦力为何要说那句话了,没有熟人的引见,甭说是通政使的嫡长孙,就是内阁首辅的嫡长孙来了,也是进不去。

几名家丁本来想硬闯,好好教训一顿一个小小乡绅家的狗腿子,但是瞧见他们手里很精良的鸟铳,只能放弃了这个想法。

知道几天以后,当这名家丁得知这是曹文诏家里的工厂,守门的家丁还是从边疆退下来的老卒。

遍体生寒的一阵后怕,万幸自己当时没有冲动。

毕明珪进不去,就去了目的地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同样是不允许外人随便进出。

门房出于谨慎,就进去禀报了一声,毕竟他通政使的嫡长孙。

谁曾想,朱舜真的同意他进去了。

等到毕明珪进来,朱舜也没废话,直接扔给他一张策试试题,期待着注视毕懋康的孙子。

毕懋康在火器史上很重要的一位发明家,把第一代火绳枪,改进成第二代的燧发枪。

毕明珪做完策试试题,交给了朱舜,最终的分数果然没让朱舜失望。

又是一名世界级的天才。

朱舜正在考虑怎么收纳这位井喷的天才,自己的学说在大明不仅不是显学,在仕林的名声也不怎么好。

还没开口,毕明珪倒是主动提出了:“朱山长,学生想拜你为师,不知山长可否同意。”

同意,一万个同意。

但是拜师可不是一件小事,朱舜慎重的说道:“这件事需要你家里的同意才行。”

谁知,毕明珪直接跪在地上,郑重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