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书生这一群体的确少,只有几千人,但识字的人会是文人书生的十倍以上,只不过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全常用字就不错了,文学功底比文人书生差太多。
人民军第一次科举,考生主力是文人书生还有豪绅商贾家子孙,这第二次科举,就要不少文学功底差的人报名参加。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第一次科举的情况已经传散开,人民军科举对考生的文学功底并不算重视,只要将算术和常识学好,说不定就能够被录取。
便有大量文学功底差的人去文华书店购买书籍学习,想着通过科举成为人民军政府官吏,即便只是一个底层小吏,也要比以前的身份地位高。
依旧是在市级以上城市设立考场,十月初十,超过一千八百名考生进入考场考试,当天,考试便结束。
考试结束,外地的考生们都没有离开考场所在城池,他们要在这里待一个月时间等待人民军政府公布成绩和录取人员名单。
不需要担心有人会饿肚子,在这个识字率低的时代里,能识字的人想要吃饱饭还是比较轻松的,可以卖卖字、抄书等营生。
人民军政府也给无家可归的考生准备住所,甚至是提供饭菜,花费并不多。
各个城市考生的试卷统一快马送到广州城批阅,批阅完后排名,确定录取名单,再快马送到各个城市。
在考生们焦急等待中,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十一月初十到来,考生们向着一个月前考试的考场聚集。
随着官吏念出考生排名,一个个被先念出名字的考生激动起来,按照第一次科举的情况,人民军录取几率非常高,只要排在前面,稳稳被录取。
正如考生们所想的,和上次一样,人民军直接录取一千名考生,到各地人民军政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