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苦笑一声。
说是这么说,但有几个人能真心实意的去搭救已经陷入绝境的她?虽说孟昔昭给她出的主意,把她的命都架在了火上烤,可被架上去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孟昔昭自己。
从一开始的麻痹匈奴士兵,到后来坚决的维护她,绝不让匈奴人把她带走,哪一桩,不是用自己的命去冒险。
崔永善知道,孟昔昭这个人谨慎,事情过去了,他就不会再承认自己跟这些事有关了,同时,他也不会挟恩图报,恐怕往后,他们就会渐渐的形同陌路,届时,她好好的当着她的长公主,而孟昔昭,则继续冒险,在那乌烟瘴气的朝堂里踽踽独行。
她也不知道自己能怎么报答孟昔昭,便只能说道:“孟大人的恩情,本宫一辈子都忘不了,若有需要本宫的地方,孟大人一定要直言,本宫绝不会推辞。”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孟昔昭只是摇了摇头,对她说:“微臣没有什么需要长公主帮助的,还望长公主日后放宽心,好好的保养身体,做个长寿
又怡然自得的长公主,这样,才不愧对您这一路吃的苦啊。”
长公主听了,浅浅一笑。
“请孟大人放心,日后本宫一定好好的过日子,为天下公主,都做个表率。”
同为皇家儿女,凭什么只有皇子可以恣意人生,上下活动?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她依然是公主,可往后,她再也不会自比野草了,她也要好好的活,肆意的活,让大家都看看,公主不是只有和亲和嫁人这一条路可以走。
公主,也是可以尊贵无比的。
*
孟昔昭从长公主府出来,回到家,就看见张家院正指挥着十来个人,把年货搬进后厨。
再有几天就过年了,如今应天府的热闹程度已经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连翰林院那种半天没人说话的地方,都比平时热络了几分,大家都商量着买什么年货,送什么年礼呢。
这是孟昔昭第一次以官员的身份过年,他也得送年礼。
左不过就是一些炭敬,再送上几样文房四宝,齐活了。
但说是炭敬,也不能真的就送几斤炭过去,那非要闹笑话不可,炭敬冰敬纸敬,这是大齐官场里送礼的说辞,人人都送,有钱的多送点,没钱的少送点,只是绝不可以不送。因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这东西已经不算是打点了,只是正常的人情往来。
孟昔昭因为如今还没正职,连个正经的上峰都没有,他想送东西,只能往右相闫顺英那里送,但孟昔昭琢磨了一下,反手把孟夫人给他准备的一份礼物,拆成了两份,一份送去右相府,另一份则送去左相府。
闫顺英那边,一到逢年过年的,右相府门口的人流量比望江楼都多,真.踏破门槛,这就是门生太多的好处了,收钱都能收到手软。
而左相司徒桓那边,人流量差点,但司徒相公的死忠粉特别多,他和闫相公,一个走质、一个走量,在朝堂上,看起来仿佛右相狠压左相一头,实际上,他们俩分庭抗礼,谁也动不了谁。
就这,中间还夹了一个孟旧玉,跟他们分权夺势。
由于给闫顺英送礼的人太多,他都没注意到孟昔昭给自己也送了炭敬,倒是左相那边,礼一送过来,左相就知道了。
看着下人送过来的礼单,司徒桓微微一笑,“这孟昔昭,倒是个会做事的。”
他的下首,一人闻言,却拧眉道:“我看他是摇摆不定、曲意逢迎,两头吃,两头都想讨好。”
司徒桓不置可否:“你怎知道就是这样,也许他是两头敷衍,两头都看不上眼。”
那人:“…………”
不至于吧!
得是多猖狂的人,才能有这样的心思啊!
司徒桓笑了笑:“我也只是猜的。”
听到这话,那人的脸色才好看了一点。
说话的这人叫姜放,如今的职务是御史大夫。
孟昔昭对这人不怎么熟悉,但他爹,死都忘不了这个
人?[,娶我们家的小娘子,你更赚啊!
……
真是难为孟夫人了,为了给孟娇娇找个好人家,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孟昔昭因为已经打算着要去外地,他还特意的关心了一下孟娇娇的人生大事。跟临江王私相授受的事情,孟昔昭告诉了孟旧玉,本以为他和阿娘会立刻把孟娇娇关起来,好好的揍一顿,谁知道,这府中一直都风平浪静的。
后来孟昔昭去问,孟旧玉才悄悄跟他说了实话。
其实,这事的苗头,夫人早就看出来了,只是那时候几乎没有人家问孟娇娇,而那临江王,看着好像也不错的样子,孟夫人就觉得,或许把孟娇娇嫁给他也行。便只是口头上提醒了几句,没有说破这个事。
还是后来,孟昔昭被宁王算计,临江王却见死不救,孟夫人十分生气,本想立刻就去跟孟娇娇摊牌,让她死了这条心,然而刚到孟娇娇的院外,就听到她埋头抽噎的声音。
知道她清醒过来了,孟夫人这才松了口气,然后悄悄离开了。
小娘子也是要面子的,私相授受这种事,哪怕知道的人是父母,也会让她变得极为难堪。好在她已经悬崖勒马,孟夫人找人暗中的跟了孟娇娇一段时日,发现她除了去常去的地方,就是去外城找一个破落户玩,只要不找那劳什子的临江王,孟夫人才不管她跟谁交朋友呢。
当然,也是后来她才知道那破落户,竟然是詹慎游留下来的家眷……
总之,如此一来,这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解决了,孟昔昭得知以后,心里有点复杂,但转念一想,又暗暗点了点头。
确实,不说破,就这么让它自我消失,是最好的情况了。
不然的话,这事一旦爆破出来,有了知情人,没面子还是其次,以后孟娇娇想再找个好郎君,就难了。
小娘子到了及笄的年岁,还没有门当户对的人来求娶,本身就够丢脸了,要是再加上个和外男走动、恨嫁的名声,怕是这辈子都嫁不出去了。
不过,要是问孟昔昭的话,他其实觉得,不嫁人也挺好。
反正参政府养得起,就是参政府以后养不起了,他孟昔昭也养得起,孟娇娇如今才十五呢,多在府里养几年,有什么问题啊。
孟昔昭和孟昔昂坐在一起,两人也不知道怎么就说起这个话题了,孟昔昂听了,却是满脸都写着无语:“如今十五,明年便十六了,从定亲到结亲,只要大操大办,最少也要一两年,等娇娇真正嫁出去的时候,都十七十八了,你还觉得不晚?”
孟昔昭喝一口奶茶,回答的很是无所谓:“不晚啊,甚至还有点早,我看县主成婚的年纪就很好,十九岁,将近一十,这个年纪,正适合结亲呢。”
孟昔昂:“…………”
有点想教育教育他,但是眼珠子一转,孟昔昂诱导性的问他:“一郎的意思是,年纪大的娘子更好?”
孟昔昭没听出他的险恶用心,还真的点了点头:“是啊,年纪大一些,身子骨已经长好了,成亲之后
生孩子的风险也能小上许多。”
孟昔昂听了,几乎要控制不住自己的脸上的惊喜:“这么说,一郎你已经想成家了?”
孟昔昭愣了一下,满脸都写着茫然:“啊?什么成家?”
孟昔昂:“不是你刚刚说的,想要成家,想要生孩子吗?”
孟昔昭:“…………”
“我那是说的别人!”
孟昔昭瞬间炸毛起来,他噌的站起,连珠炮一样的对着孟昔昂说道:“大哥你不知道我现今是什么情况吗?让我成家,那是结亲还是结仇啊,你们想祸害人家小娘子,也要看我愿不愿意当这个恶霸,再说了,如今正是我的事业上升期,我还想再多升几级官呢,成亲的事,等我再升三级再说!”
孟昔昂怔了怔,在心里算了一下孟昔昭再升三级,会是什么官。
然后,他的脸就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