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先反应过来的还是那个老人:“小姑娘,那是什么药?贵不贵?”
老人知道这些流放犯都是来自晾城里大官的家眷、族人,他们懂的东西肯定非常多,家里有一两本古籍残本非常正常,所以没有怀疑晚柠的话。
他如此迫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是流放犯,这雨停了就会走了,若是不早点买,他肯定会后悔的!
这是真正的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不着急不行啊!
只有知道情况的另外三人,对晚柠说的话有些疑虑。
还没等他们将疑虑问出来,老人和晚柠就开始一问一答的聊了起来。
晚柠:“药是几种药材熬制成药膏,抹在疼的地方,药膏会发热,这样腿就不会那么疼了,能不能治好,我就不知道了。”
在没把握的情况下,她没说这病症能根治。
“没关系,只要能缓解这个疼,也是可以的。”老人并不介意,反正这本来就治不好,只是缓解,也足够了。
只有有老寒腿的人才知道,病发的时候,真的恨不得将腿给锯了算了!
“药贵不贵,得等我看了药价之后才知道。”
听晚柠说得有板有眼的,老人家有些激动:“那、那......”
老人家的脑子里有好几个想法,但都碍于晚柠现是个流放犯,且还是一个小娃娃,而开不了口。
见晚柠说得有板有眼的,另外三人也就不问了,就算还有疑问,那也要等这个老人走了之后,再问。
老人家绞尽脑汁,终于在文茂义给厨房运送了两趟柴时候,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小心翼翼地问文茂义:“能不能将这个药方卖给药店?”
这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了,这样,就算他们走了,药方也留下了,他也不愁找不到地方买药,以后阴雨天,也就不用再遭罪了!
多棒的点子!
晚柠听到这句话,整个人都精神了!
其实她之前说有药方子,就是想找个机会去一趟药店,等她闻过药店的药之后,就可以写出一个治疗老寒腿的药膏方子来。
但她还没想到怎么用这个借口去一趟药店,现在,这个老人竟然帮她想到了!
这可真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老人只所以是问文茂义,是因为文茂义才是一家之主。
这种卖药方子的大事,当然是由一家之主作主。
文茂义看了一眼女儿,才回:“老伯,这个药方是从残本里看来的,尚未验证过,不知药效如何,就算我们想卖,人家不信呢?”
不是他不信药方,而是他不怎么相信自己的女儿能记住药方,万一记错了,到时候熬出来的药膏没有效果,怎么办?
所以,他说话的时候没有说死,而是留了一个退路。
老人听了话后,觉得这话在理。
他之前冲动了,现在听了文茂义的话后冷静下来,也有些不确定一个小女孩能记住药方了。
“那、那......”老人又不知道如何应对了。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老人决定先离开这里,回到厨房里找其他人一起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什么对策再说。
老人从文茂义手里接过蓑衣,穿上之后,离开了。
等老人走了,文茂义就问女儿了:“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这事呢?”
晚柠已经想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了:“以前没听说过有这个病。”
呃,这个答案太出乎意料,但是非常符合小孩子的逻辑。
再加上他们一家相熟的人里,确实没有人有老寒腿的,文茂义也就相信了。
接着又问:“那你是在哪里看的残本?”
文茂义虽是家里的嫡出,行二,但不得爹娘喜欢,成亲之后就被爹娘赶出来单过了,所以家里没有多少藏书,更没有什么古籍残本。
而陆氏的娘家,也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也没有古籍残本之类的。
晚柠:“在书摊上看到的,但是我没有银子,没有买回来。”
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现在还记得药方?”
晚柠郑重的点头:“嗯!我过目不忘!”
女儿是不是过目不忘,文茂义和陆氏并不知道,因为女孩子不需要科考,认字也只是为了不做睁眼瞎,并不需要去背诵什么。
女儿家的才华,看的是琴棋书画,以及女工,也有擅吟诗作对的,但并不多。
因此,这两夫妻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不是过目不忘。
这若是换成儿子,那他们肯定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