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说,能成为一起混的小伙伴,萧元青和窦平旌还是有点子共通之处在身上的。
互相对彼此惊为天人,很可以。
窦平旌多损啊,看到小伙伴挨打,他不仅不拦着萧子敬,转头还在正宁帝面前叭叭叭,让正宁帝很是听了回萧家的热闹。
这一听,正宁帝对萧景曜的怜惜之情大为上升,“怪不得景曜小小年纪就这般沉稳内敛,原来是有如此内情!景曜这孩子,不容易啊!”
萧景曜:“……”
倒也不必如此。
窦平旌毫无叭叭小伙伴家热闹的羞愧,还顺着正宁帝的话狠狠点头,“可不,我看他家,也就景曜一个靠谱的人!”
至于齐氏和师曼娘,窦平旌身为外男肯定不会去见人家府上的女眷。直接被窦平旌略过了。
萧景曜感受到正宁帝愈发慈爱的目光,心下无奈,对着窦平旌拱了拱手,“家父视承恩公为好友,若是听到承恩公这般说他,定然会伤心。”
窦平旌瞪大双眼,“这有什么好伤心的?我也不靠谱啊!我难道是什么正经人吗?”
萧景曜无言以对。
然后,正宁帝默默运气,在窦平旌的衣裳上留下一个硕大的脚印。
萧景曜微笑,“承恩公不愧是家父的好友,挨打的方式都一样。”
可不是嘛,尽受鞋底子的打了。
窦平旌:“……”
好一个阴阳怪气技能满点的萧景曜!
正宁帝爆笑。
窦平旌毫不掩饰自己和萧元青的交情,正宁帝自然对萧景曜和窦平旌偶尔
的交谈不放在心上。
可以说,正因为窦平旌从认识萧元青后,就一直在正宁帝面前叭叭萧家的热闹事,极大程度上让正宁帝迅速建立起了对萧景曜的信任。
萧景曜刚来京城的时候,只是个平平无奇进京赶考的举人罢了,总不能从那时候开始就在演戏。
萧家的情况,托窦平旌那张大嘴巴的福,正宁帝还没关注到萧景曜的时候,就了解了不少。后来关注到萧景曜之后,窦平旌又继续叭叭他和萧元青的趣事,顺带提一点萧景曜的事情。
在正宁帝心里,他也算是看着萧景曜成长至今的人。所以提拔萧景曜为中书舍人时,正宁帝一点犹豫都没有。
天子近臣,真的不是只靠才华就能当的。
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萧景曜正好是个有运气的人。
萧景曜心里也有数,承了窦平旌这个人情,在窦平旌和正宁帝闲聊时,有时候提到萧家,萧景曜也会不再装壁花,而是插上几句嘴,逗正宁帝开心。
人是视觉动物。萧景曜生了张堪称是女娲炫技的脸,又年轻,还有才华,更是正宁帝心中认定的祥瑞。正宁帝很喜欢萧景曜对他的这份亲近。
或者说,正宁帝就偏好活泼点的臣子。
看看正宁帝偏爱的都是些什么人?一个福王,正宁帝的亲儿子,精通撒泼打滚耍无赖,还是个只进不出的铁公鸡,成天想着从正宁帝手中骗东西。就这,正宁帝还乐在其中,颇为享受和儿子斗智斗勇的舒爽感。
窦平旌就更不用说了,他能活到现在还继续耀武扬威在京城横着走,全靠正宁帝护着他,不然早就被人给打死了。
还有一个毒舌御史许季陵,性子跳脱,喷正宁帝的折子摞起来能有一人高,正宁帝不仅没同他计较,还对他格外偏爱。
许季陵那张毒舌能喷遍朝堂无敌手,得罪一大票人还活蹦乱跳的,除了南平侯府和永安公主给力之外,正宁帝同样功不可没。
再加上萧景曜看到的六部阁老同正宁帝商议政事时的情景,每到阁老们用亲近熟稔的态度对待正宁帝时,正宁帝的神色明显更温和。
萧景曜当即就悟了,正宁帝就喜欢这种风格!
萧景曜现在才十四岁,活泼跳脱些,没人会说什么。正好有个窦平旌和他打配合,萧景曜也乐得刷一波正宁帝的好感。这种一本万利的事情,不干才亏。
一通配合下来,正宁帝果然对萧景曜亲近了不少。从前正宁帝给萧景曜的标签是“天才状元”
、“朕的祥瑞”
,现在正宁帝就觉得,萧景曜的性格也挺有趣,既有成年人的成熟稳重,又不失少年人的机灵活泼。
果然是朕的祥瑞,处处合朕的心意!就是年纪太小,再历练几年,就能当大任。日后定能是太子的左膀右臂,一代名相!
有窦平旌不动声色帮着自己刷正宁帝的好感,萧景曜对窦平旌的态度自然非常好。
现在窦平旌登门,萧景曜顿时笑逐颜开,“陛下果然料事如神,就猜到承恩公一
定会来提点我。”
窦平旌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又送了许多东西过来。
萧景曜不由失笑,这真是把自己当成需要照顾的未成年了。但这感觉,倒也不赖。
第二天,进围场之前,萧景曜看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再一看站在最上首,身着龙袍的正宁帝,还有他身后穿着杏色衣裳的太子,以及时不时看向太子的宁王和平王,还有三位半大不小的小皇子,只觉得眼前一片刀光剑影闪过。
李首辅和胡阁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遇到加急折子便会让人快马加鞭送来给正宁帝处置。其他的折子,就先留中不发,一些简单的事务,李首辅和胡阁老两人商议之后,可以自行处置。当然,以李首辅的谨慎,他们处理的政务,想必都会写信告知正宁帝。
六部尚书中,萧景曜同李首辅、胡阁老和吴阁老三人更亲近一点。
现在李首辅和胡阁老不在,萧景曜看着吴阁老,倍感亲切。再次决定回去后一定要赶快准备好给吴阁老的生日惊喜,哪怕是挑灯夜战,也得把数理化教科书给默写出来。
被萧景曜惦记的吴阁老没忍住打了个喷嚏,赶紧向正宁帝告罪。
正宁帝被儿子们环绕,面前又尽是大齐栋梁,心情很是畅快,自然不会拿这等小事怪罪吴阁老,哈哈一笑,就此揭过。被三个小儿子用崇拜的眼神看着,正宁帝更加飘飘然,又命一队年轻护卫骑马上前,展示了一番他们娴熟的骑射技艺,而后,正宁帝说了句让在场年轻人全都精神一振的话,“本次狩猎,射到猎物最多者,能得到朕的厚赏。”
虽然正宁帝没说赏赐是什么,但现场气氛瞬间就燃起来了。赏赐不赏赐的不重要,关键是这份体面。在场年轻人们顿时摩拳擦掌,准备在这次的狩猎中一鸣惊人,在正宁帝面前露个脸。
正宁帝最看好的就是他刚刚派出来表演的这队护卫,兴致一来,正宁帝还问太子等人,“你们觉得,这些护卫中,谁能拔得头筹?”
太子一眼就看到了护卫中最高大威猛的那位,刚刚的骑射,亦是他表现得最为亮眼,当即笑道:“陈孝正护卫弓马娴熟,想来是狩猎成绩不会差。”
宁王见太子率先抢了他的话,气得鼻子都歪了,暗自愤恨地位之别,每次他都只能在太子之后发言,太过吃亏。宁王心下不满,嘴上却恭敬道:“儿臣觉得,彭靖不错。”
平王微微一笑,尽显贤王温润气度,“儿臣骑射不精,只觉得方才陈孝正最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