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

明末不求生 宇文郡主 1723 字 10个月前

少虎帅将身上的轻裘解了下来,直接披到严薪身上,夸赞道:“你真有班超之勇,严薪,你有表德吗?”

表德即表字,不过严薪也是河南土寇出身,虽然在升任红队管队以后表现相当好学,但确实还没有附庸风雅到取一个字号的地步。

他如实地摇了摇头,李来亨便给他定下一个表字,叫做“仲升”,沿用了班超的表字。

一旁的方以仁心中吐槽不止,班超又不是锦衣卫一流人物,最多袭杀匈奴使团一事能和严薪的所作所为扯上点关系,但绝大多数时候不都是将这个典用在边功方面吗?

何况仲升仲升,伯仲叔季,严薪又不是在家族中排行第二,硬凹一个仲升,是不是太尴尬了?唉,府主不读书,不学、不学呀!

等众人入座以后,李来亨终于便看向还担着营田使一职的白旺,笑道:“老白,乐山对均田一事很有意见,你可将我们的谋划细细说来。”

这段时间白旺已不怎么参与作战,而是把精力都花费在了随州田制改革上面。当其他人忙着讨平山寨、激战官军的时候,白旺则带着一批扫盲成绩比较好的闯军老卒,一个村落一个村落地探访。

他顶着日头和风雨,不辞辛劳,挨村查看,尽量将着佃交粮、均田免赋落实到实地上。这中间虽然也不免发生了一些佃农为了避租而伪称为自耕农的事例,也撞见了一些不法士绅发起的哗变。

所幸白旺是一员智勇兼备的将领,又是闯军诸将之中难得的经营家,他巧妙地处理好了各方的矛盾和不满情绪,对于直接以武力抗衡随州新体制的不法分子,也勇于、敢于采取断然的武力弹压。

白旺的营田效果,让李来亨大感叹服。虽然还达不到孙可望后来在云南所做出的那种成绩,可是随州本身的社会经济、农耕生产水平就要远高于落后贫瘠的云南,只要能够迅速稳定本地的生产秩序,重新恢复其应有的生产力,就足以支撑闯军的军事行动。

白旺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在简单的恢复生产、维持秩序之上,更进一步,做到了利用佃农被解放的机会,组织他们修复和建造水利设施,令随州的农业生产,在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相当可观的进步。

这些事情都聚焦在细节和微处,不比李来亨的征战显眼,但这却意味着闯军正在具备统治的能力。

白旺也从这段时间的“营田”工作中,积累出了丰富的行政经验——而且不仅仅是他一人,还有他麾下的许多闯军老卒,都正在成为闯军之中的第一批“官吏”。

李来亨在确定利用沈庄军事变图取黄麻的战略目标后,就和白旺做了很深入的讨论。在下一步占领黄麻地区以后,如何将随州新体制、新田制复制到黄州府呢?

简单粗暴的直接复制显然是不可行的,就像方以仁所说的那样,大规模的着佃交粮和均田免赋将使得本地士绅毫无出路,激起极大规模的叛乱情况来。

闯军现在正在吸收沈庄军和官军的余部,实现一次大规模扩军,李来亨的根基已处在一个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中,他更加不能冒险行事。

可是难道就要放弃体制维新,保持黄麻旧有的统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