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6 章 一笑倾人城

刘彻:“不知道。朕刚刚才想到上林苑

事多,东方朔恐怕忙不过来。”

“臣去告诉他?”

刘彻微微摇头。霍去病退下。刘彻令小黄门去平阳侯府通知曹襄。曹襄此刻还在东市闲逛。平阳公主在家,她叫儿媳给儿子归置东西。曹襄甫一进家就被平阳公主撵出来。平阳公主还不知道考试结束曹襄可以留在上林苑。平阳公主希望儿子好好干,考试结束能被皇帝留下。

平阳公主虽然疼昭平君,但她心里有些意难平,昭平君那个德行的都能出任御史,她儿子懂事孝顺,凭什么只能在家混吃等死。

曹襄见着东方朔还是懵的。

翌日清晨起来一阵恍惚,曹襄才确定他已是上林苑一员。曹襄找霍去病拿到考试总人数就去向东方朔请教,一人两个炊饼需要多少面多少菜多少油盐。

东方朔也不清楚,令人召见上林苑的厨子。

曹襄忙着统计食材的时候,太子带两个非阉人宦官以及几个便衣侍卫出现在东市。太子令随从和侍卫散开,盯着从他身旁过的人。

太子今日戴着他很少用的金簪,身着白色金纹广袖长袍,全身上下写满“我有钱”,手里拿着一把附庸风雅的折扇,走路没个正行,怎么看都像膏粱子弟。

太子眼睛跟不够用似的,看什么都稀奇,昂着头目无下尘,纵然长相俊美也惹人烦。

没等太子走到里面他腰间的荷包就被人拽掉。

偷者走出去二步被人拦住,太子手里的折扇往巷口一指,侍卫捂住偷者的嘴巴,别着他的手臂,把人压到巷口。太子夺走荷包,倒出一地石子。偷者一脸震惊。太子示意侍卫松手。偷者惊得结结巴巴:“你你——你无耻!”

“刀架在你脖子上逼你偷我的荷包?”太子拿着折扇朝他脸上拍打两下,“坦白从宽。不然我这就把你交给廷尉。偷东西的时候也不想看看本公子是谁!”

偷者下意识问:“你是谁?”

“廷尉乃我亲姑丈。”太子甩一下头,抬起下巴,“押走!”

“我说,我说!”

侍卫停下。太子问:“你该知道我为何这样做吧?”

“公子丢了什么东西?”

太子哪能说他丢了面子:“朝廷鼓励开荒,能出来偷东西的人不缺手脚,你们这些人干点什么不好?”

“我们没钱。”

太子嗤一声:“自愿入上林苑为奴的人也没钱。你不是长安人,没钱走到上林苑,也不知道可以入上林苑为奴,我信你不得已才偷钱。少跟我说家中有老母亲。上林苑连聋子哑巴都要。”

偷者不敢狡辩,坦白他们确实是团伙作案。太子给他的宦官使个眼色,对方跑去京兆尹报案。

“那能放了我吗?我再也不敢了。”

侍卫被他逗笑了,“傻不傻?同伙都被抓了,就你没事?他们出来能饶了你?”

偷者吓得一动不敢动。

太子倚着墙:“没抓到人谁知道你是不是骗我。真以为我是个混吃等死的膏粱子弟?”

“不敢,小人不敢了。府——买卖同罪!

廷尉头回遇到这种事不知如何判罚,只能进宫请示。

刘彻已有心理准备,面对廷尉的请示想也没想就给出答案,关押一年,记录在案,永不录用。

由于刘彻没提不得花钱赎罪,此案审理结束替考和考生就被人花钱赎出来。甚至替考者很不以为意,有的还跟人炫耀,他去廷尉府走一遭什么事没有。

为期二日的考试结束,朝廷放榜,长安以外的人在家乡附近当差,没有家庭牵绊的人入上林苑铸钱,入选者发放回家路费,以及参加考试时用的工具。

消息传开,那几位替考者很是懊恼。他们又安慰自己,工具才值几个钱,回家路费才多少钱啊。面对喜气洋洋的入选者,他们反而嘲笑其眼皮子浅。

话又说回来,京城还有许多考生,霍去病没能立刻卸下卫尉之职。直到二月下旬,长安东西市不再是人头攒动,霍去病才只当他的大司马。

曹襄此时才知道他可以在上林苑东方朔手下当差。

二月的最后一日,平阳公主前往宣室殿感谢刘彻。今日休沐,刘彻此时在永巷,没心思见平阳公主,又怕她真有事,就令阉人宦官请她过来。

平阳公主听到琴声便知她来的不是时候。可她来都来了,也不能不进去。平阳公主进去就听到“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平阳公主在一旁静静地听完,刘彻令宫人看座,笑着同长姊说:“你听听他唱的?世间哪有那样的女子。”

平阳公主转向弹琴人,见其长相俊美,好像见过:“也许有。”

“阿姊见过?”

平阳公主想说什么,忽然想到她确实见过,“近在眼前啊。”

刘彻往两侧看看。

平阳公主笑道:“这位李先生的女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