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标点符号。
自古以来,所有文书,都不曾断章断句,所以极为容易产生误解,然嬴楼的这种标点书写,一洗这种弊病,而今天下所书,皆是采用了此法。
真是仙人?
是否真的要如阴阳家月神所言,这是仙人像自己所表,感应到了自己的文治武功所以让自己派人前去仙山求取长生之道?以便大秦万古长存?
“大王!海风甚大,大王跋涉,不宜久待!”丞相隗状,躬身道。
“男儿当杀人,千里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嬴政轻描淡写的说着词句,却是让隗状先是一愣,而后顺着嬴政所望之‘仙山’,后背隐隐感觉到了一股凉意,他相信,嬴政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说这么一句话的。当初叔公子嬴楼以此句,手下不知道斩下多少头颅,而今,陛
下吟此,这可是动了杀念?
问题是,杀谁?仙山?杀所谓的仙人?还是杀那些关东六国阻步的旧势力?又或者是杀诸子百家的那些学派之人?又或者是——隗状想的很宽,但,最终目光还是停留在了仙山之上,仙山,如此恰逢其时的出现,真的是仙人感应?
“大王,风一直都有,也都在,还是身体要紧。”隗状道。
“魁卿,若有一日,朕百年之后,史书是否会如此记载,始皇二次东巡,遭逢大风、遇水波恶、风雨暴至,休于树下等尚不知返,终登琅邪,得观仙山,遇真仙,而后为寻长生而不惜天下——”嬴政淡淡说道。
这话…隗状隐隐发现不对,前面倒也罢了,问题是这后面从观仙山之后,就越来越不对,短短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个让他惊诧的巨大宏观的计中计,隐约的看到嬴政那大毅力大魄力之后的‘以身犯险’之谋划。
“陛下!而今天下平复,六国一统,宵小之辈,只需怀柔缓刀,陛下又何必——”
“不过是区区虚名,吾有何惧?”嬴政道。
“陛下!老臣愿为陛下先驱所指,赴汤蹈火,万死不辞!”隗状跪拜道。
“起来吧!”嬴政转身,缓缓行走,道:“今日,影密卫所报,那红薯、土豆之具体事宜,其牵涉之广,传播之快,已然超出了朕之预料,其风波,已经泛于九州,魁卿觉得此事,是否要适当调控,以遏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