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群臣纷纷起身作礼。几次大胜后,诸葛亮如今的声势更是如日中天。诸葛亮一边笑着回礼一边挥扇示意众人坐下。
”相父!朕好想你啊!”刘禅从上座的塌席上起身,一路边跑边喊道。
见刘禅离席跑来,诸葛亮大惊,连忙下跪请安。刘禅奔到跟前,一把扶起诸葛亮,紧紧地握着他的手,上下打量着,眼中渐渐有了泪花。
很久没有见到诸葛亮了,对于这个相父,他的确是又敬又畏,但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十几年的君臣相处,刘禅早就习惯了身后有诸葛亮的日子。看着诸葛亮日渐发白的鬓发,想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常年为了自己在外风餐露宿、亲临一线与魏军浴血奋战,又有谁能不动容?尤其是之前传出诸葛亮五丈
原病危,他更是日夜思念起诸葛亮,思念他的音容笑貌,思念起他平日对自己的敦敦教导。有些事情,真的只有到了快要失去的时候,才会懂得珍惜。他这才发觉,诸葛亮对他而言,是臣子,也是严父,更是保护伞。一想到如果没了诸葛亮,他就不禁急地整夜整夜地失眠。好在天佑大汉,诸葛亮起死回生,他这才松了一口气。后来更是意志坚定地离开安乐的成都,亲临长安坐镇后方,以示对诸葛亮的支持。
至于众人对于诸葛亮的尊崇,他似乎并不在意。诸葛亮的确是权臣没错,事事当家作主,但刘禅也是分得清楚忠奸的,诸葛亮的集权并不是为了自身,也不是为了宗族利益,他用公正廉洁的表率行径像刘禅证明了自己一心为了大汉。何况这样一来,刘禅倒也落了个清闲。像这种忠诚又富有能力的臣子,可以让自己当甩手掌柜,坐享其成,刘禅捧着都来不及,哪里会有心去猜忌呢。
”相父,看到你无恙,朕真的好欣慰啊!”刘禅说着说着,有点哽咽起来。此时的刘禅,完全是真情流露,似乎在他面前的并不是一个臣子,而是一个真正的亲人。
”好好好…”见到皇帝如此真情,诸葛亮也不禁泪涌心头,眼前这个陛下似乎真的长大了许多。他一边用手轻轻地拍着刘禅的手背,一边拭去自己的泪水,微笑着说道:“陛下有心了,臣不完成北伐大业,怎敢提前离去。好了好了,陛下还要完
成庆典,快快回到座上去,切莫让臣子们看了笑话。”
“恩恩”,刘禅擦干泪水,侧身朝诸葛亮身后的家人一一点头示意。只是目光经过诸葛果时,一时变得炙热起来,他眼中似乎有很多话想说,但是又难以开口,最后只能转化为一个微笑,然后快速掠过。不过就算这么一笑,诸葛果也觉得心中一惊,似乎有什么不安的事情将要发生一样。
刘禅转身离去,可是没走几步,他忽然折转回来,一把拉住诸葛亮的手,指着前方说,“相父劳苦功高,眼前的江山是相父一手打下的,没有相父哪里有今日的荣耀,请相父同我一起上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