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谋略,蜀主年少昏庸,所依赖者唯独诸葛亮,而陛下英明神武,麾下谋臣如雨,上大将军足以匹敌诸葛亮;
论将士,蜀人多老将,不堪用,名将不过一魏延,而我江东猛将如云,如朱桓将军一样堪称万人敌者比比皆是;
论用人,蜀汉派系复杂,诸葛亮任人唯亲,人心不齐,而陛下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将士无不效死命;
论决机,诸葛亮多谋少决,行事拘泥不变,而陛下英明果断,得策辄行,屡屡以少克多,破操赤壁,禽羽荆州,败备夷陵,此三者都是当世雄杰,皆摧其锋,可谓用兵如神。
无论谋略、将士、用人、决机,陛下皆胜过蜀汉。以当下之机,我江东想要进军中原,迟早和蜀军必有一战。既然如此,我军应先发制人,趁魏蜀交战疲惫之时,果断出
兵夺取先机。先下襄阳、寿春,再夺取中原重镇,伺机逐鹿天下!”
孙权听后不住地点头,朱据真是善于辩论,所议有理有据,不得不服。
全琮也重新站了出来说道:“两位将军所论都有理,虽然我们还没做好和蜀汉决战的准备,可蜀汉亦然。与其瞻前顾后,坐失良机,不如先发制人,夺下襄阳和寿春再说。有此二城在,我军北伐就有了更好的根基,纵使蜀军来犯,我亦不惧。何况夺下二城后,吴蜀两家未必就打的起来。所以请陛下不要迟疑,火速增兵前线,夺取襄阳和寿春!”
朱桓、朱据、全琮的连番言论彻底鼓舞了众人,要知道之前东吴北伐屡屡不胜,一来是诸将为了保持实力,并未拼死,二来也是见曹魏势大,往往无机可乘只好退兵。
如今形势不同了,曹魏已经势弱,东吴迎难而上打硬仗做不到,落井下石捡便宜的事情还干不了么?蜀汉还是那些人,他们能做到的事情,我大吴凭什么不行?